阅读历史 |

13第一定律(2 / 2)

加入书签

“不错。”

刘珉之朝她笑笑,示意她坐下。

“北洋时期确立了新式学制,漳县也与时俱进,宣布废除私塾,开设新中学。”

“但北洋时期穷兵黩武,无力支持教育长期发展。虽定下了课程校令,但毕业后的文官考试内容模糊,地方学校一头雾水,还是参照旧时科举的题目授课。”

“虽叫新学校,实则是老私塾换了新壳子。”

他这话虽有捧新踩旧之嫌,但还算有理有据,几位在私塾教过课的老先生听得摇头晃脑。

学生提问:“刘先生,后来呢?”

“后来??”

刘珉之拖长了调子,几个本低着头的学生抬头看他。

“民国一十六年,国民□□u大学部改为教育部,又颁布了《中学法》和《中学规程》,还明确规定省税的30%用于教育。”

“之后推行各省市中等教育改进计划,发展国语教育和公民训练,采用审定教科书,增设各科目课程。”

“同学们今天能坐在这里听课,是无数人协力争取的结果。”

这话大部分学生是头一次听,纷纷交头接耳。

刘珉之适时停顿一阵子,慢悠悠开口。

“他们这样做。”

有一半学生都抬头看他。

“是因为我们如今比洋人差的太远,仅靠一代人难以追赶差距,于是寄希望于下一代人,也就是你们,能比上一代人更强。”

“苏校长同样相信你们的力量,所以放弃了北京的官位,来到这小小的漳县,做起教育事业。”

他和坐在第一排正中的苏学章对视一眼,对方笑着点点头。

“最后,我想提一个问题,谁都可以回答。”

刘珉之四下扫过,台下翘首以待,俱是年轻的头颅。

“有谁知道黄埔军校门口,那副大名鼎鼎的对联,写的是什么?”

台下鸦雀无声。

苏学章点兵点将。

“谢觉梅,你是学生代表,你来回答先生的问题。”

一个丹凤眼短头发的女学生站起来,冷静而流利地念出答案。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很好,一字不差。”

刘珉之带头鼓掌,众学生也跟着热烈鼓掌,谢觉梅不太习惯,僵着颈背坐下。

氛围正好,刘珉之切回主题。

“开场词就讲到这里,接下来我们讲力学的第一定律。”

这个年纪的学生颇有种不服天地的傲气,你越逼着他服谁他越不服,可若是他们发现你有真东西,打心眼里认可你,便什么事都好办了。

一个时辰的课满满当当讲完,前排的教师们挨个起身致意,与刘珉之说几句客套话离开讲堂。

学生们散了课,却还没走,围着朝刘珉之问问题。

都是力学相关的问题,可见认真听了,刘珉之很欣慰,一一作答。

学生代表谢觉梅问的问题很有见解,刘珉之细细讲来,把她的问题讲透,余下学生也都通了。

“刘先生。”

好有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