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邱秋中举了(2 / 2)
这傻大个当然不是邱秋,是书童福元。
谁要把他们两个认错,邱秋那真要嫌那人没眼光了。
福元是邱秋他娘从外面捡来的弃子,没什么毛病,就是脑子不太聪明,但是个大壮实,整日跟在邱秋后面跑,拍马屁。
福元向缩在屋子里的邱秋报喜:“中了中了,少爷,你中了!”
邱秋惶惶数十日,一朝听闻中了,由忧转喜,掐着腰在屋子里仰头大笑,颌下一颗红艳艳的小痣露出来,色气?艳。
笑的声音很大,让隔壁王秀才的娘直呼晦气。
他脸都笑僵了,但故作矜持不肯出门见客,要做遗世独立的高洁才子。
中举数日后,邱秋也不再和从前的同窗交往,遇到了也是冷脸相待,自认已经是举人老爷,地位已然不同,怎么能再和一群穷秀才做朋友。
终日呆在书房里,翻几页书就笑一下。
想他年纪轻轻,尚不到弱冠,就高中举人,家底丰厚。
光仆人就有三个呢!
厨娘张氏一个,看门的老管家老卢,还有邱秋的书童福元。
也算上大户人家吧。
怎么能不年少轻狂,目下无尘?
实在是人之常情,看不过去的,不过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罢了,邱秋如此笃信。
会试三年一次,每次二月开考,故称春闱,通常在乡试后次年春天,邱秋他娘知道后,抚掌称好,道自己儿子现在出发,能赶上会试,丝毫没有注意到角落里支支吾吾犹犹豫豫的邱秋。
邱秋觉得自己可能考不上,还没说出口,就被他娘打断。
他娘美的忘乎所以:“我儿大才,一定能考上,这举人不就轻轻松松考上了。”
邱秋转念一想心道正是,屁颠屁颠地准备起来春闱的事。
他们攥足了劲儿,又因地处偏远,提前了半年从家中走。也就是乡试后没几天。
等到送邱秋进京赶考的那日,邱秋他娘简直要哭干眼泪,把人从镇东送到镇西,哭着喊着我儿,一路当心,看起来活像家中死了人。
邱秋走的那日,好多人来送他,前所未有的热烈热情,险些吓到邱秋,心想邱家原来这么受爱戴。
两母子抱头痛哭,手里攥着邱家给的铜钱的百姓围在道路两旁夹道以送,偶尔得闲,低头摩挲几下铜钱,又抬头看“戏”。
邱秋回头瞧着他娘哭的梨花带雨,发誓说儿子一定会出人头地,一定光宗耀祖,到时候带老母亲进京享福。
他擦擦泪,穿着他娘给他买的新衣裳,背着一袋子金银首饰,带着背了一大袋新衣服的福元,坐上一辆满是书的车轰轰烈烈地上路了。
邱秋他娘泪眼模糊,心里本是不舍,一心想她儿是举人,是要去会试,一下子哭不下去,嘴角更是难压,袖子挡着脸遮遮掩掩回家了。
邱秋走远了,看不见他亲娘,也不再哭,摸着身上的绸子,一门心思都在身上衣服有多好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