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0章 入伙(2 / 2)

加入书签

他们现在生产的服装都是冬季外套,但是冬天快要过去了,等全市的市场都饱和了之后,就要开始生产春装了。

具体款式都已经和孟庆萍谈妥了,只等着投入生产了。

每件服装的成本大约在**毛钱到**毛钱之间,售价是四块钱,利润太丰厚了!

距离全县的大棚蔬菜上市,还有一个来月的时间,这期间总不能闲着吧?再干点什么呢?

以他现在的身价,玩重工业肯定是玩不转的,还是应当以投资小、见效快的轻工业为主。

目前跟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无非就是衣食住行。

食品方面有小吃摊,衣服方面有纽扣厂和服装厂。

那下一步再搞点什么呢?emmm……

其实从过年的时候,陈松就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了。

生产皮鞋、皮包、皮带?这对老百姓来说有点奢侈了。有很多人都是自己在家里纳鞋底、做布鞋。皮腰带更是用一根布条就能代替。皮包也没几个人舍得用。

因为人们的消费能力有限,所以这些商品的市场并不大。

陈松思来想去,摆在面前的路有两条。

第一,继续当倒爷,从南方往北方倒腾货物。

衣服就不用倒腾了,他自家的服装厂生产出来的衣服,比五羊城那边的衣服还要更加新潮、时尚。

电子表这个是可以继续倒腾的。

等流河县的电子表市场饱和之后,就去古安市卖,去省会卖,甚至可以去全省的其余地市卖。

因为陈松拿不到电子表的合法手续,所以只能继续以摆地摊的方式售卖。

这就需要再招一些人,而且还得是能完全信得过的自己人,否则万一那人卷着他的电子表和钱跑路了怎么办?

这个年头的科技水平和抓捕手段都比较落后,陈松可不能完全把希望寄托于官方帮他追回损失、惩治**。

陈松首先想到的就是苏家人。

苏梅她家在河东村里有好几户亲戚,都是没出五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