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4章 招降!北元势必灭亡!(2 / 2)

加入书签

曾经丢失的兴和、应昌等重镇,又重新飘扬起大元的战旗,草原各部的士气空前高涨,甚至流传起“大元复兴,重入中原”的豪言。

然而,如今的局面却恍如隔世。

扩廓帖木儿的离世让元军失去了主心骨,各部族陷入内斗,曾经的优势在不断消耗中殆尽。

而明军经过数年休养生息,重新厉兵秣马,这次兵临金山,便是复仇的开始。

朱高炽却不给对方喘息机会,继续趁热打铁:“洪武十二年元梁王被围,北元宗室隔岸观火;如今将军被困金山二十八日,那位自称‘大汗’的脱古思帖木儿,怕是还在饮着马奶酒!”

“脱古思帖木儿这个人,纳哈出你应该比我大明还了解,他是一位明主吗?”

纳哈出依旧沉默,眼中绝望之色愈发浓郁。

岭北之战的荣光恍如隔世,曾经那个能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元,早已在无休止的内耗中支离破碎。

呵,脱古思帖木儿?

这位所谓的大汗,比起他老子爱猷识理达腊更加不如!

当明军铁骑压境,他只顾着在营帐中饮酒作乐;当各部族求援的信鸽接连死去,他甚至分不清东南西北。

王保保用性命换来的战略优势,被这个昏聩的继承人挥霍得一干二净。

如今金山被围,整个草原竟无一人伸出援手,脱古思帖木儿治下的北元,早已是一盘散沙。

“反观我大明皇帝陛下!”朱高炽声音愈发激昂,“雄才大略,气吞山河,素有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纳哈出听后默默端起了酒杯。

酒液在杯中轻轻晃动,映出他眼底复杂的神色。

大明皇帝,朱元璋!

他当然清楚,这是位怎样的人物。

多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交锋至今历历在目,彼时朱元璋麾下徐达率军突袭,他寡不敌众被俘,本以为命丧于此,却不想朱元璋竟下令松绑,还备下酒席款待。

席间朱元璋笑谈天下大势,言语间既有威慑又存招揽之意,最终放他北归。

此后数年,朱元璋亲笔书信如鸿雁南飞,字字句句剖析天下局势,既有“草原终非久居之地”的恳切劝诫,也有“封疆裂土以待”的郑重承诺,甚至在信中提及“昔日帐中把酒言欢,未尝不盼将军归心”。

这份锲而不舍的招降诚意,这份恩威并施的帝王手段,比任何利刃都更让人胆寒。

纳哈出下意识握紧酒杯,脑海中不由自主将朱元璋与脱古思帖木儿对比。

那个北元大汗只知沉溺酒色,接到金山告急文书时,竟在醉意中撕碎信纸;而朱元璋却能记得他爱饮马奶酒,在书信末尾特意叮嘱“若归降,当备草原佳酿相迎”。

一个为了权力纵容各部内斗,坐视将士流血;一个即便远在应天,也能将招降之事亲自落于笔墨。

两相对比,高下立现。

此刻端着酒杯的手微微发颤,纳哈出明白,这位从乞丐崛起的帝王,既能容人,也能雷霆万钧。

“纳哈出,你也是个聪明人!”

“北元注定灭亡,辽东之役结束后,我大明就会再次北伐,届时脱古思帖木儿挡得住吗?”

朱高炽的声音响彻大殿,话说得极其难听,可这一次却没人反驳。

因为所有人心中都清楚,他这话是事实。

脱古思帖木儿挡得住朱元璋的北伐吗?

那个耽于酒色的大汗,连王庭内乱都无力平定,各部族离心离德,粮草军械更是捉襟见肘。

反观大明皇帝朱元璋,自微末崛起却能横扫群雄,麾下名将如云,谋士如雨,军备粮草堆积如山,北伐檄文一下,百万雄师便可踏破山河。

脱古思帖木儿拿什么去抵挡?

拿他饮宴时打翻的鎏金酒盏,还是拿他醉梦中发出的痴人呓语?

当明军的火器轰鸣响彻草原,当铁骑的尘烟遮蔽天际,北元的残阳,早已无力照亮前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