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3章 鸿门宴!咱们去辽东!(1 / 2)

加入书签

收网结束。

王伯庸等主谋被斩首示众。

菜市口的血腥味被晨雾裹着飘向街巷,王伯庸等人的首级悬在三丈高的旗杆上,脖颈断面凝结的血珠滴落在青砖缝隙,宛如给这座饱经磨难的城池落下句点。

当刽子手的鬼头刀劈开罪魁祸首咽喉时,围观百姓起初还带着几分不敢置信的怔愣,直到衙役扯开写满罪状的黄榜,人群中突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喝彩。

“老天爷开眼呐!”白发老妪拄着枣木拐杖,浑浊的泪水混着尘土在脸上划出沟壑,“我那饿死在破庙的孙子,终于是能闭眼了!”

几个衣衫褴褛的汉子振臂高呼,他们补丁摞补丁的衣襟下,还藏着讨饭时被粮商恶仆打断的肋骨。

有人将掺着麦麸的窝头抛向半空,有人朝着工业区官衙方向连连叩首,积压数月的民怨如潮水般奔涌宣泄。

这场震动北疆的粮食战争落幕得干脆利落。

充公的三十万石粮食化作绵延数里的粥棚,蒸腾的热气里,百姓捧着粗陶碗狼吞虎咽,喉头滚动的声响交织成欢呼与雀跃。。

随着琉璃坊窑火重燃、水泥厂轮盘飞转,雪糖厂的石磨碾出晶莹糖霜,整座城市仿佛从寒冬苏醒。

造船厂的龙骨日夜拔高,天津港口的桅杆如林,满载货物的商船犁开渤海湾的浪花,将新生的希望带往四方。

朱雄英斜倚在新建的官署凉亭里,指尖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石桌。

远处传来造船厂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混着港口此起彼伏的号子,在他听来却像催命符:“高炽,咱们什么时候开溜啊!”

“再这样耗下去,辽东战事都要被咱错过了!”

他抓起酒壶猛灌一口,脸上满是不耐烦。

来了这天津都快一个多月了,结果就跟王伯庸这些跳梁小丑明争暗斗,朱雄英那是没有半点兴趣。

好不容易等天津逐步走上了正轨,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发展,他那颗不安分的心也随即跳动了起来。

朱高炽闻言也很苦恼,抱怨道:“你以为我不想去啊!但是康铎和常茂这两个家伙怎么解决?”

成天瞪大了眼睛盯着自己,连他妈的上厕所都跟着!

听到这话,朱雄英也很是苦恼,毕竟他们压根打不过人家,而且老朱又下了死命令。

朱高炽叹了口气,目光扫过不远处热火朝天的工地。

琉璃坊的青烟、水泥厂的尘雾、雪糖厂的甜香,在暮色里酿成独特的市井气息。

“那可怎么办?咱们这次就止步天津了?”朱雄英很是沮丧。

经历了一次海上杀伐后,这家伙现在对征战沙场兴致勃勃。

辽东之战可是大手笔,不只是傅友德与高丽的联合大军,还有从北平出征的冯胜率军十万,多面夹击直奔纳哈出。

这场战役,是大明对北元残余势力的最后总攻,更是改写东北亚格局的关键一役。

傅友德的水师擅长水战,高丽军熟悉辽东地形,冯胜的铁骑则是陆战王牌,三路大军形成钳形攻势,要将纳哈出的势力彻底绞杀。

朝廷为筹备此战,调集了江南的粮草、山东的器械,无数民夫日夜兼程运送物资,整个大明的战争机器都在为这场决战疯狂运转。

朱高炽一口一口灌着酒,心情也有些烦躁。

若能亲临战场,与这些名将并肩作战,亲眼见证历史的书写,那将是何等的荣耀?

“光是想想,都让人热血沸腾啊!”

陡然间,他忽然咧嘴一笑,露出两颗虎牙:“倒也不是没办法——办场庆功宴如何?”

“嗯?”朱雄英立马凑了过来,贱兮兮地追问道:“敢问小胖殿下,计将安出?”

朱高炽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并没有过多解释。

“这事儿还得谋划一二,至少得喊上二丫头与徐老三一起,否则做不成!”

“好!”朱雄英立马拍板,“我这就去叫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