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9章 鱼儿上钩!让子弹飞一会儿!(2 / 2)

加入书签

第二日天还未亮,众多粮商便聚集在工业区官衙门外,一些嗅觉敏锐的粮商察觉到不妙,急于将手中粮食脱手,生怕夜长梦多。

可此时的官衙大门紧闭,门外却是人山人海。

不仅如此,受朱高炽千金买马骨事迹吸引,仍有粮商源源不断地涌入天津城。

就在这关键时刻,神秘的天津主官突然“病重”,且据说病得极为严重,仿佛只剩一口气吊着。

这一变故,让粮商们心中警铃大作,纷纷怀疑其中另有隐情。

官衙内,朱高炽与朱雄英悠然自得地喝着茶水,全然不见外界的慌乱。

徐增寿急匆匆赶来,满脸焦虑:“高炽,咱们的钱已花光了,一文也不剩,外面还有那么多粮商等着卖粮食,这可怎么办啊?”

外面这些粮商,大部分都是被“千金买马骨”吸引来的,少部分则是天津本地粮商,不想继续斗下去了。

李景隆也满脸愁容,担忧地说道:“什么江南的粮食,根本没影儿的事,明明是咱们做的一出戏,这要是被百姓得知,咱们会被千夫所指的。”

朱高炽却依旧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地下达命令:“常茂,明晚你领着亲兵出城,继续弄十几车粮食,这次只要带空的粮袋,找个没人的荒郊野外装点稻草河沙什么的,再贴上封条,打上戳记,天亮后大摇大摆回城。”

朱雄英挠了挠头,虽不太明白其中深意,但隐约觉得似曾相识:“高炽,你这是……疑兵之计?”

“可以这么理解。”朱高炽抿了一口茶,目光转向康铎,“康铎,天津卫该派上用场了,你亲自去接管天津卫,明晚子时前到达天津城外,离城二十里处驻扎,待你们将第二批假粮食运回城里后,让将士们将四个方向出城的道路全挖断,然后抽调两千兵马入天津,接管城防。”

这天津有一天津卫,前段时间一直坐山观虎斗,不掺和双方的粮食大战。

天津卫作为此地的军事卫所,向来是各方势力拉拢的对象,但此刻的按兵不动,反倒比公然站队更令人忌惮。

若在收网关键时刻,这支力量被王伯庸暗中策反,不仅精心布局会功亏一篑,甚至可能危及自身安危。

眼下收网在即,朱高炽可不想多出什么变数,索性直接将其给收编,拉过来做工具人还是挺不错的。

朱雄英瞪大了眼睛,满脸震惊:“高炽,这是要作甚?收网了吗?”

卓敬却猛地一拍大腿,眼中满是惊喜:“妙啊!殿下这是要让天津暂时成为一座孤城,并让城内的粮商风声鹤唳,给他们增加一点心理压力。”

朱高炽赞许地看了卓敬一眼,继续嘱咐康铎:“等两千兵马入城后,在城内散播流言,就说北方灾情严重,相邻州县可能酝酿民变,加之有流匪在城中出没,所以天津必须加强戒备,阻断交通。”

卓敬听后,眼中光芒大盛,忍不住赞叹:“殿下真是高明!”

“这四通八达的道路,如今一旦挖断,恰似掐住了粮商们的咽喉。粮食运不出去,每日损耗折耗都如剜心之痛,那些平日里锦衣玉食的老爷们,怎受得了这般煎熬?您这是逼着粮商降价呀。”

“更妙的是这虚实相生之策!江南赈粮的流言本就让他们如惊弓之鸟,假粮车大张旗鼓进城,再配合道路阻断的铁腕,即便有人察觉异样,也不敢轻举妄动,只怕明日城里粮商们的心境,就像寒冬腊月里泡在冰窟窿里——上不着天,下不着地,除了向官衙低头,再无他路!”

“可四文一升的平价,王伯庸那帮人前些日子囤粮,可是砸了血本。如今不仅捞不回本钱,还要倒贴仓储、押运的花销,这买卖做得,当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殿下兵不血刃,不抢不夺,粮商们心甘情愿把粮食卖给您,委实高明之极!”

能被卓敬这等奇才赞扬,朱高炽也是笑容不断。

“商贾逐利,本无可厚非。但囤积居奇、哄抬粮价,让万千百姓饿殍遍野,就休怪我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朱高炽摆摆手,面上虽还带着笑意,眼中却闪过一丝冷冽:“行了,都下去准备吧,差不多该收网了!”

众人听后神情振奋,早就等着这一天了。

官衙外,粮商们还在焦急等待,却不知自己早已落入朱高炽精心编织的罗网之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