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粗瓷(1 / 2)

加入书签

教学完毕之后,琢磨着时间差不多了,姜遥溜溜哒哒的又赶回自己的窑。

这次的瓷,用的是草木灰调的釉,没有用匣钵,直接进行的柴烧。这样裸烧出来的瓷,木灰停留在胚体的表面,形成各种独一无二的火烧花纹。

刚才的开片声音那么大,姜遥其实没抱多大希望,不过例行公事,万一有幸运儿没碎呢?就算是都碎了,也得清出来,好开下一窑。

结果进了窑,裂开的竟然不多!

灰褐色的花纹爬满器物表面,这次姜遥用的黏土和长石混合的胚,做的是粗瓷,烧成温度更低一些、难度更小,器形也简单,就是普通的碗形,做得顺手姜遥也顺便做了些许盏。

姜遥兴奋地用手抚摸着表面哑光摸起来厚重古朴的粗瓷碗,整张脸红扑扑的。

“太好!万岁!”,姜遥小声的欢呼,依依不舍的像抚摸情人一般把玩着粗瓷碗,小声赞叹道:“真好,可算是成了,再不成我都要怀疑我自己的手艺了。”

姜遥整张脸上洋溢着开心,眉眼飞扬,即使脸上抹上了灰,此刻在却也显得多情。倘若有人在这里,想必也应当被少女的情绪感染跟着一同展露笑颜。

只可惜,与少女相伴的只有无声的静物,无人能一窥芳华。

姜遥努力的压了许久,这才把面上的笑意彻底压下去,整个人又重新变得灰扑扑的了。

“明天......叫上阿大阿小去商行一趟。”,姜遥揉了揉脸,“唔!现在就叫他们过来通个气。”

时间有点晚了,阿大阿小已经开始做饭了,两个大男人做饭的手艺倒比姜遥好些。

姜遥在一旁看了看,看两人灭了灶膛里的火,这才开口道:“阿大阿小,你们两跟我过来,我有事同你们说。”

阿大阿小心中有些成色,这几天小师傅都忙着倒腾那个小窑,清理出来不少碎片,每次清理脸上神色一直都是淡淡的。

如今满脸挂笑,想来是东西做出来了吧。

跟着姜遥,兄弟二人穿过小小的窑门,里面空间本来就不大,这一下子进了三个人更显得狭隘。

“我做出来了!”,姜遥手里捧着一盏碗,轻声慢语道。很难想象,如今这个面色沉静淡然的小师傅,刚才叉着腰在窑里笑了又笑。

阿小看不出来是什么,反倒是阿大跟着姜父之前出去走过,倒是能认出一二。

“这是……”,阿大面色有些犹疑。

知道他的犹豫,姜遥接过话头,“是瓷器。”

其实到明朝瓷器技术已经成熟了,可奈何战乱之下能保存下来的手艺少之又少,再加上手艺人大多也敝帚自珍,至少在他们这个小地方少见。

这就给了我赚钱的机会啦,先做点简单的,有钱了买新材料才好做高端的收割人,姜遥美滋滋的想着。

看他们不说话,姜遥接着说道:“阿爹其实也略有听闻,我也是琢磨了许久才琢磨出来,不太好看,可毕竟也是瓷。”

得到确认,阿大呼吸变得火热了,他有些兴奋的说道:“不好看也没关系,瓷器可比陶器贵哩!”

“我也是这样想的,先前阿爹合作的那个商行明日可要劳烦两位哥哥带我去一趟了。”,姜遥微笑道,微微行了一个礼。

“哎哟,这哪使得!师父给了我们一口饭吃,我们两兄弟才从流民堆里活下来。现在要不是小师傅,我们现在也不知在哪做苦工呢。”,提到姜父,阿大抹抹泪。

高壮的汉子看起来此刻却有些弱小无助。

也正是因为他们两个自小算是被姜父收养大的,虽是学徒但也算半个亲子,甚至还冠了姜姓。

准确的来说,应当称呼他们为姜大姜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