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陶窑(1 / 2)
来人身材魁梧,一声怒吼之下,更显得他面若金刚。姜婶和她那个娘家哥哥落荒而逃,话都不敢再多说一句。
“师娘。”,憨厚的汉子挠了挠头,有些歉疚。
姜母对面前人倒是熟悉,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姜遥倒是明白了,此人是谁。
面前的汉子是姜父的学徒阿大,还有个弟弟阿小,兄弟俩都是被姜父捡来的,给了口饭吃卖些力气活罢了。
“……这些日子窑上的其他人也都走了。师傅原本接了个大单子,如今做不了,窑上的东西拼拼凑凑勉强能还上。”,那汉子叹了口气,姜母也跟着垂泪不语。
“师娘的病……”,阿大有些踌躇但还是继续开口道:“实在不行把地卖了,我和阿小还有把子力气,拼拼凑凑总能把药钱凑上的。”
姜母忍不住失声痛哭,倚靠着自家女儿,浑身像被抽了骨头一般没精神劲。
“那个……”,姜遥有些犹豫,轻声开口,“如果,是烧陶的话……我应该能帮得上忙。”
阿大虎目圆睁,视线落在姜遥的手上,看着少女纤长白洁的手指,又叹了口气:“妹子,这话可不能乱说。”
姜遥知道对面的阿大心里想的什么,自己的手光滑洁白,虽然这些天操劳多了些伤口可没有厚茧看起来着实不像一个手艺人。想来原主是不会的,可是,我会呀!
姜遥甜甜一笑,像是有些羞涩,“阿爹教过我的,我知道开窑大致要多高温度,也会捏陶胚。”,然后垂下头,绞了绞手指,“只不过窑上又苦又热,阿爹也不让我多去。我想我可以试一试嘛……”
少女的声音带着些颤抖,似乎是卯足了勇气解释。阿大心下一软,反正现在这般境地再坏还能坏到哪儿去呢?总之死马当活马医了。
三个人一起去了窑上,天色有些昏了,路有些难走,姜家本来就在村子的边上,倒没想到窑厂更远。
夜色中朦胧不清,隐约借着月色看到一个朦胧的烟囱,走进了才发现整个窑被一道土墙围了起来。
阿大在门外砰砰敲着,放开了嗓子喊,“阿小,出来开门!”
“来了,哥哥。”,一个看起来和姜遥差不多大的少年从里头下了门闩,把门拉开。似乎是有些错愕姜家母女怎么会在这里,阿小垂着头,手不好意思的搓着衣服,似乎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打着赤膊,手中提着的灯塞给阿大,一溜烟的回屋去了。
阿大有些尴尬的解释,“天气热了,窑上一般也没什么人……”
姜遥显然不太在意这个,扫视了四周,院里搭了个草顶,里面还堆着柴火甚至还有一小堆煤,然后她将目光落在窑上。
有两个烟囱,从上面看应当是形似马蹄,是马蹄窑。
阿大带着母女俩进了旁边的屋子,门敞着,夜风穿进来有些寒冷。
屋子里空荡荡的架子,没有吸引姜遥的视线,她一打眼就看到了拉胚器和旁边用稻草包住的胚泥。
“是之前还剩的,我本来想试试,但是我和阿小手也没有师傅巧……”,阿大挠了挠头,憨笑道。
姜遥心知肚明,古代授艺向来是从学徒做起的,师傅也藏着掖着,想来阿大阿小两人确实不会做或许也有个一知半解。姜父可能也没想到意外来的如此突然,姜遥心里有些唏嘘。
“我来试一试吧。”,姜遥笑笑,上去打开稻草摸了摸陶泥,“胚子有些干了,阿大哥可以请你帮我打些水进来吗?”
“里面有水。”,阿大上前掀开了一个陶瓮,里面还有半层水。
姜遥调好胚泥,将泥料放在轮盘上,有些生疏的调试一番,随后慢慢熟练,用手轻轻提拉,一个精致漂亮的器型就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