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章 六位数的饭菜也没有家常便饭香(1 / 2)

加入书签

走出电梯,阳光落在石无痕的西装肩头,像镀了层金。他自然地揽过苏晴的腰,避开门口来往的车流:“先去吃点东西?你早上说想吃街角那家生煎包。”

苏晴刚点头,手机就震动起来,是苏晚发来的视频通话。屏幕一接通,就看到苏晚穿着件藕粉色连衣裙,站在挂满礼服的衣帽间里,身后顾沉舟正举着手机替她拍:“晴晴你看,顾沉舟非要我试这件,说配维也纳的月光正好。”

镜头里,顾沉舟的声音带着笑:“本来就是给你挑的,下周演奏会穿这个,我给你拉《月光奏鸣曲》当伴奏。”

苏晴看着屏幕里姐姐眼里的光,忽然想起小时候,苏晚总抱着小提琴在窗边练,说以后要去金色大厅演出。那时候她还不懂什么是金色大厅,只觉得姐姐拉琴时,连阳光都变得软软的。

“对了,”苏晚忽然凑近镜头,“你们周末有空吗?顾沉舟订了家私房菜馆,说是请石总‘谢礼’——上次城西项目的事,多亏他帮忙挡了李家的小动作。”

石无痕在旁边听见,接过话:“刚好我周末没事,让他把地址发过来。”

挂了视频,苏晴望着石无痕:“李家的事,是你帮的忙?”她只知道李家涉案的人都进去了,却没听说石无痕在背后做了什么。

石无痕捏了捏她的脸颊,语气轻松:“不算帮忙,只是把他们做的那些事,原原本本交给了该交给的人。”他顿了顿,牵起她的手往街角走,“别想这些了,生煎包再不去吃,就该卖完了。”

生煎包铺子前排着队,热气裹着肉香飘过来。石无痕让她在旁边等着,自己去排队,背影在人群里也格外显眼。

苏晴看着他侧头跟老板说“要两笼,多放醋”,忽然觉得,这个在商场上雷厉风行的男人,低头跟小贩交代口味的样子,比任何谈判桌上的模样都动人。

拿到生煎包时,油纸袋烫得手发麻。石无痕拆开筷子递给他,自己先夹起一个,吹了吹才放进她嘴里:“小心烫。”

汤汁在舌尖爆开,鲜得恰到好处。苏晴边嚼边笑:“比食堂的糖醋小排还好吃。”

“那以后天天来买。”石无痕看着她沾了点油的嘴角,伸手替她擦掉,指尖带着温度,“等城西项目做完,我们也去维也纳,不看演奏会,就去多瑙河边散步,你不是说想画那里的桥吗?”

苏晴心里一动。她只在建筑史的书上提过一句“多瑙河的桥像流动的线条”,他竟然记在了心上。

吃完生煎包,石无痕开车带她去了城西的项目工地。安全帽被他仔细地扣在她头上,还特意垫了块软布:“别磕着。”

工地上机器轰鸣,塔吊正吊起一块玻璃幕墙。石无痕指着远处正在搭建的儿童活动区:“你说的滑梯,设计部改成了波浪形,用的是环保材料,孩子们摔着也不怕。”

苏晴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阳光下,那道弯曲的弧线真的像一道小小的彩虹。她忽然想起扎哈模型展里的那句话:“建筑的本质,是让人在里面,能笑着生活。”

“石无痕,”她转头看他,安全帽的带子勒得他下颌线更清晰了,“你说,我们以后会在这里住吗?”

石无痕笑了,伸手把她的安全帽往自己这边拉了拉,额头抵着她的:“如果你想,我们可以在这里挑一套最大的,把你的画板、我的文件柜,还有……”他故意停顿,眼里闪着狡黠,“未来的小摇篮,都放进去。”

苏晴的脸瞬间红了,推开他:“谁跟你说这个了。”

远处的工人正在调试玻璃幕墙的角度,阳光透过玻璃折射过来,在地上投下一片晃动的光斑。石无痕望着那片光,忽然认真起来:“苏晴,我说的不是玩笑。”

他从口袋里摸出个小小的丝绒盒子,打开,里面不是戒指,而是一把钥匙,上面刻着“石”字的缩写。

“这是样板间的钥匙,”他把钥匙放进她手心,“密码是你的生日。从今天起,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玻璃,都在等我们一起填满。”

苏晴握着那把钥匙,金属的凉意透过掌心传过来,却暖得像揣了团火。远处的城市在阳光下舒展,近处的工地在轰鸣中生长,而她身边的这个人,正把“未来”这两个字,一点点变成能触摸到的形状。

她踮起脚,在他唇角印下一个带着生煎包香气的吻。

“好啊,”她轻声说,眼里的光比阳光还亮,“我们一起填。”

风从工地吹过,带着新翻泥土的味道,像在为这首未完的诗,又添了一行温柔的注脚。

从工地出来时,夕阳正把天空染成橘红色。石无痕把安全帽收进车里,指尖还沾着点灰尘,却很自然地牵过苏晴的手:“去看看你的‘彩虹滑梯’?设计部刚做完3D模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