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4漫漫之二(1 / 2)

加入书签

朗桢开车载遂晚一同去盛公馆。

遂晚带他来到放园,走过卵石小径,朗桢瞥见庭院中的石桌上摆放着白玉茶壶及两个耳杯,似能想见两人读书饮茶消磨天光的情景。在他的官邸,她分明是一口茶也无暇去饮的。

园中修建一座漂亮的小洋房,想必正是盛堂的居所。遂晚请他进屋坐,他走进去,玄关处女子的手袋,合她脚码的小羊皮鞋,远望客厅茶几上玻璃花瓶中供养的白玫瑰,无一不是她在此间生活的痕迹。他眸光黯然。

盛堂从楼梯上走下来,看见遂晚将朗桢带来,相视一笑中有了然于胸的欣慰。

她不必多言,他都懂。

三人坐在沙发上似召开会议一般共同计划实业变革之措举,盛堂顺着遂晚的思路,讲民用工业收归政府所有后,他只代行经营权,资金压力会小很多。虽有将一手创办的产业“拱手让人”之嫌,无疑却是此际渡过难关的最好办法,合作总是讲求双赢的。

朗桢颔首,表示战火纷飞之时,国家实际很需要轮船、飞机等搭载武装力量,作为防御外敌的国之利器。有盛堂这样富有经验的实业家办厂并妥善经营,亦是为国家效力,为国民政府分忧。

二人握手,眼神交集之际传递彼此的信任,一向重大合作便这样顺利达成了。昭闻于外,必定惊世骇俗。

际遇何其奇妙,早先赵、盛两家结交屡生波澜,一度闹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境地,如今两家后生仔一在衙门、一在业界,倒是轻易一拍即合。

孟春,盛堂与遂晚在圣心大教堂举行婚礼,婚礼并非多么煊赫,却足够引起轰动。新郎是广州豪门公子,身上从来不缺新闻,如今更属业界传奇,年纪轻轻成为享誉国内的实业家,手握经济命脉,而胸怀大义,一心为国。

至于遂晚,其人清洁如玉,学识渊博,无论外部环境多么艰难,始终在学界低调耕耘,并且学以致用,默默帮衬盛堂的事业,品性一直备受赞誉,二人可谓琴瑟相调。

彼时全国各地都效仿广州掀起重工业收归国有的浪潮,经济危机暂得缓解,国家面临的局势和业界发展皆趋向于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