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白玉之二(1 / 2)
那白玉茶罐绝非浪得虚名。其上雕刻的是华人女子斜倚美人榻、手端烟/枪,或引颈吞云吐雾,或凝视眼神出离,衣衫半解媚态横生,清一色鹅卵小脸,眼窝却稍显深邃,唇瓣丰盈,带有抹不去的西洋色彩。
都说吸鸦/片烟的女子尤其柔弱多情,双眼隽烟含雾痴痴傻傻,任君采撷我见犹怜??这大约便是不局限于那位宫廷雕刻师、几乎所有洋人对华人女子的印象。配上白玉清透的质地,女性楚楚之姿态教人欲罢不能。
毕竟对世俗男子而言登赴极乐的两件事俱刻在罐壁之上,望梅亦可生津。
徐老板苦口婆心地推荐了一圈,怎奈当下的拍价已让大部分人望而却步,茶客渐渐对得不到的东西意兴阑珊。而二楼南向视野最好的包厢从始至终都是静悄悄的,里面的客人未执一言。
按理说,他当是最大的金主,全程置身事外,要么是对拍品不甚感兴趣,要么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着一锤定音。
有人开始调侃那白玉茶罐虽是孤品,样式却不怎么特别,不到收藏的地步。至于升值,更流露出一番嘲讽,洋人不要的东西,咱门捡回来,也就指望出手给国内那几个政商新贵了。言下之意,国人再位高权重,也不比洋人财大气粗,肯为艺术品埋单。先前备受称赞的中西通融浮雕绘,这会儿也成了他们口中的“不伦不类,不中不洋”。
戏台上伶人在换衣,想是新戏要开台。看厌的白玉罐子已不如才子佳人更令他们神往。
徐老板一听风向变了,怕出价者悔拍,赶紧将目前八千八的价格快速叫了两次。再没人追价,就要拍板成交了。
八千八大洋啊。
遂?瞠目结舌,白家叔祖跑了几辈子的船,积蓄竟也不够一只白玉茶罐。
徐老板待要叫第三声时,茶楼内陡然响起一声浑厚铃音。众人反应过来,敲铃声来自二楼包厢,只见一根长竹竿尚探出包厢,竿头刚与檐角的铜铎分离。铜铎犹在微晃,四条朱色流苏徐徐荡漾。
这铃是不能随便敲的,行规敲铃是包场子的意思,今日这件拍品无论叫到多高的价格,都由敲铃的人再往上加价封顶。
如此势在必得。没有十足的财力,谁敢敲铃。
是故徐老板喜出望外,待看见包厢中人遥遥朝他比划的手势时,更是惊喜地满面带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