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朕不想自己的悲剧,再次发生!(2 / 2)
“这两个人都是才华横溢之辈,又没有像于志宁那帮老匹夫一般的坏毛病,教导二郎,刚刚合适……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进攻。
李承乾真不信这十五万人压过去,已经被唐军摁在地上摩擦过一遍的高句丽扶余人,能强行顶得住!
“就这样定了。”
“不过不用急,现在已经快五月了,等冬小麦收割之后,并且种下了红薯和土豆了,再发兵也不迟!”
“现阶段,就让李道宗顶着吧!”
众人闻言齐齐行礼,而李承乾,却已经从后门走出,身影消失不见了。
返回寝殿后,已经快要到二更天了。
一轮圆月在天空上挂着,周遭是些闪烁着点点光芒的星辰,微风吹拂,很是舒服。
“陛下……”
皇后苏檀儿还没有睡。
看见李承乾进来,就起身行了一礼,随后走到李承乾身边,为他去掉身上沉重的冠冕衣裳。
“檀儿,李厥那小子今年也八岁了,朕八岁的时候,都已经开始学习处理政务了。”
“朕想选几个人,教导二郎,不知你意下如何?”
苏檀儿端来一碗茶汤,交到李承乾手上有,就在他身侧坐下,伸手轻轻揉捏李承乾有些发硬的肩颈肌肉。
“臣妾自然答应。”
“只是不知道陛下想让谁来教导二郎?”
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
老师挑选不好,很大概率上就会造成一个最终悲剧的结局,李承乾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在一群高压锅老师的教导下,李承乾心态直接**了。
所以。
相同的悲剧,自然不能再重演一遍。
李承乾自认为执政能力与李世民比起来先不说,在教育子女这方面,应当是要比他强的。
“朕这个前车之鉴摆在这里,自然得选些好人选。”
“朕思前想后,记得有两个人很是不错,其中一个你也知道,就是朕有意撮合他与长乐的张柬之。”
“另外一个。”
“则是在中书省任职的上官仪!”
“这两个人都是才华横溢之辈,又没有像于志宁那帮老匹夫一般的坏毛病,教导二郎,刚刚合适……”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进攻。
李承乾真不信这十五万人压过去,已经被唐军摁在地上摩擦过一遍的高句丽扶余人,能强行顶得住!
“就这样定了。”
“不过不用急,现在已经快五月了,等冬小麦收割之后,并且种下了红薯和土豆了,再发兵也不迟!”
“现阶段,就让李道宗顶着吧!”
众人闻言齐齐行礼,而李承乾,却已经从后门走出,身影消失不见了。
返回寝殿后,已经快要到二更天了。
一轮圆月在天空上挂着,周遭是些闪烁着点点光芒的星辰,微风吹拂,很是舒服。
“陛下……”
皇后苏檀儿还没有睡。
看见李承乾进来,就起身行了一礼,随后走到李承乾身边,为他去掉身上沉重的冠冕衣裳。
“檀儿,李厥那小子今年也八岁了,朕八岁的时候,都已经开始学习处理政务了。”
“朕想选几个人,教导二郎,不知你意下如何?”
苏檀儿端来一碗茶汤,交到李承乾手上有,就在他身侧坐下,伸手轻轻揉捏李承乾有些发硬的肩颈肌肉。
“臣妾自然答应。”
“只是不知道陛下想让谁来教导二郎?”
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
老师挑选不好,很大概率上就会造成一个最终悲剧的结局,李承乾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在一群高压锅老师的教导下,李承乾心态直接**了。
所以。
相同的悲剧,自然不能再重演一遍。
李承乾自认为执政能力与李世民比起来先不说,在教育子女这方面,应当是要比他强的。
“朕这个前车之鉴摆在这里,自然得选些好人选。”
“朕思前想后,记得有两个人很是不错,其中一个你也知道,就是朕有意撮合他与长乐的张柬之。”
“另外一个。”
“则是在中书省任职的上官仪!”
“这两个人都是才华横溢之辈,又没有像于志宁那帮老匹夫一般的坏毛病,教导二郎,刚刚合适……”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进攻。
李承乾真不信这十五万人压过去,已经被唐军摁在地上摩擦过一遍的高句丽扶余人,能强行顶得住!
“就这样定了。”
“不过不用急,现在已经快五月了,等冬小麦收割之后,并且种下了红薯和土豆了,再发兵也不迟!”
“现阶段,就让李道宗顶着吧!”
众人闻言齐齐行礼,而李承乾,却已经从后门走出,身影消失不见了。
返回寝殿后,已经快要到二更天了。
一轮圆月在天空上挂着,周遭是些闪烁着点点光芒的星辰,微风吹拂,很是舒服。
“陛下……”
皇后苏檀儿还没有睡。
看见李承乾进来,就起身行了一礼,随后走到李承乾身边,为他去掉身上沉重的冠冕衣裳。
“檀儿,李厥那小子今年也八岁了,朕八岁的时候,都已经开始学习处理政务了。”
“朕想选几个人,教导二郎,不知你意下如何?”
苏檀儿端来一碗茶汤,交到李承乾手上有,就在他身侧坐下,伸手轻轻揉捏李承乾有些发硬的肩颈肌肉。
“臣妾自然答应。”
“只是不知道陛下想让谁来教导二郎?”
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
老师挑选不好,很大概率上就会造成一个最终悲剧的结局,李承乾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在一群高压锅老师的教导下,李承乾心态直接**了。
所以。
相同的悲剧,自然不能再重演一遍。
李承乾自认为执政能力与李世民比起来先不说,在教育子女这方面,应当是要比他强的。
“朕这个前车之鉴摆在这里,自然得选些好人选。”
“朕思前想后,记得有两个人很是不错,其中一个你也知道,就是朕有意撮合他与长乐的张柬之。”
“另外一个。”
“则是在中书省任职的上官仪!”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