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6陪伴(2 / 2)

加入书签

“不用啊……”李斯年话说一半,停了下来。

其实他原本想说一米八的大床能睡得下两个人,转念又怕许之会觉得男男授受不亲,不愿意,于是又说:“我记得梁芷家有个折叠床,可以借来用,省的多花钱了。”

许之点头:“那你给她发个消息,我去拿一趟。”

说完,就出了门。

-

原先李斯年还有点苦恼,自己的脚没恢复完全,照顾小白和小猫会不太方便,许之这几天能留在这里,实在是帮了大忙。

许之想要包揽所有的起夜补奶,让李斯年只需要负责一点和七点的,但李斯年觉得不行,这样实际上每天的整觉还是他在睡,最后在他的坚持下,还是决定轮流来。

三岔巷子的深夜非常安静,转钟后,连路灯也为了省电而关闭。

围墙拦住了月光,熄了台灯后,整间屋子陷入黑暗,猫窝里小猫还在拱小白的肚子,传出????的声音,颇有几分温馨的感觉。

许之睡觉很轻,连呼吸声也不大,但尽管如此,李斯年还是能察觉到屋子里有另一个人。

其实他向来习惯在难过的时候一个人呆着的,封闭的独处环境能让他觉得安全。

但或许是因为许之很安静,存在感不高,李斯年第一次觉得有人在身边也还挺好的,好像无形之中分担了一部分沉重的情绪。

让他白天经历这么些事情之后,晚上竟然没有做乱七八糟的梦,被闹钟叫起来补了夜奶后,也能很快入睡,直到天亮。

就这样,一周过去,期间二人谁也没再提小黑的事,李斯年的脚伤好得差不多了,抽了一天中午,去医院拆掉了控制器,轮椅也可以退租了。

时间在这种时候是仁慈又残忍的,它不管发生了什么,仍然往前走。

但正是因为这样,人似乎也才能继续往前走。

一周的起夜让李斯年和许之都有些疲惫,期末之前的几次小考安排的密集,最后是梁芷看不过这两人黑眼圈一个比一个深,和她妈妈提了这件事。

孙家娟就让把小白和小猫送过去,她每天反正在家,方便照顾。

孙家娟自从瘫痪后,就不方便再外出上班了,但养活母女二人的重担还在肩上,她性格也是要强,不愿意问前夫伸手要钱,于是便学着在家做手工艺品售卖,补贴家用。

有赖于互联网各个平台的发展,她在微博上积累了足够粉丝,如今无论是买家还是名声都算稳定了,很多人来江城旅游,都会特地找上门来,定制纪念品。

如果孙家娟愿意照料猫咪,是再好不过的,离得近,李斯年和许之每天还是能去探望。

为了不让她太过辛苦,每天给窝里换尿垫、铲猫砂、准备小白的猫饭等事情,还是两个人中午、傍晚轮流去做。

小猫们长得很快,转眼就满月了,睁开了湿漉漉的眼睛、毛发也不再紧贴在身上,变得蓬松,已经有猫咪的模样了。

与此对应的,便是它们不再满足于窝在妈妈身边,开始满地乱爬,试图攀登一切可以抓住的、垂直于地面的东西。

孙家娟于是从隔壁借来了人家不用的婴儿围栏,将猫窝外围一大圈都围了起来。

原本不大的客厅几乎全部成了小猫的游乐园,不过梁芷和孙家娟都挺乐在其中,都是爱猫的人。

伤感被时间冲淡了裹在外层醒目的汹涌波浪,沉淀成细密的水珠,所有人都渐渐接受和消化了小黑离开的事情。

只有偶尔许之热猫饭不小心?成双份时、李斯年叫起猫的名字习惯性以小黑在前时,水珠才会悄无声息的滴落在心间,激起一圈圈无可言说的涟漪。

小猫满月后,就可以适当添加半流体食物然后过渡到猫粮了,随之而来的便是找领养的事。

孙家娟在一次午饭时提起后,桌上另外三人都沉默了,梁芷最先开口:“妈,就不能都咱们自己养吗?”

不仅是因为小黑的事情,让每个人对这窝小猫都有着更深的情感,而且这一个月以来,三小只也算是他们帮着小白奶大的,每天帮忙擦尿喂奶、换垫子。

黑白相间的那只小猫睁眼期间还发炎感染,是李斯年一天三次的擦脓、挤眼膏,最后才好的。

在他们心中,这窝小猫已经是家里的一份子了。

“三只小猫,外加小白,一共四只,现在还小,等以后长大了,家里养不下啊。”孙家娟也舍不得,但情况摆在这里,屋子的确太小了,猫连跑酷都撒不开腿,是挺憋屈。

一阵沉默之后,是李斯年先开了口。“可以问下熟悉的街坊邻居,筛选一下,找真心喜欢猫的那种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