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改文(1 / 2)
宣泄完情绪,雪伦回顾来到纽约的这段时光,突然感觉自己跟笔下的人物一样,缺少那种被逼到只剩一条路可走时候的决绝。
是时候做出决定了!
尤其是方才经历的变故,让雪伦下定决心,停下这份本就是过渡性质的、不长久的工作,她要将天赋带到写作上。
她重新拿起底稿,凝聚自己全部的心神,开始大修稿。
随着时间的推移,雪伦愈发地感谢海明威。是他点醒了自己,更是作为一盏明灯,让雪伦有了前进的方向。
一晃便来到第二天白昼,雪伦实在是饥肠辘辘,这才放下笔来,而与空空如也的肚子相反,她胸中是满满当当的成就感。
这一回,她把整个故事重新拆分、颠倒开来,从主角尼尔、盲人女孩、空军队长,最后归拢到火箭发射时,同时借鉴蒙太奇的理念,画面来回切换,让节奏加快,剧情充满悬念。
同时雪伦充分代入其中,将故事描述的更具时代感。这还得益于昨晚上,她亲眼见证的秘密逮捕行动,正是之后几十年里,两种霸权对抗下的缩影。
总之,由于酝酿起足够的情绪,雪伦与笔下的主角产生共鸣,尼尔的人物弧光拉长,形象变得饱满,不再是先前单一描述他的坚毅、勇敢,而是更凸现出小人物在大时代下的勉力挣扎,彷徨无奈,直到最终的孤注一掷。
雪伦放松下来,突然耍宝似的在开头写下:“多年以后,尼尔漂浮在驾驶舱观看满天星辰,准会想起年幼躺在草坪上,看飞机呼啸过头顶的那个遥远下午。”
最后她放弃了,保留点体面,依旧选择海明威先生给她批改过的开头。
“如果成功了,我会给他写上一句感谢语。”
雪伦心中升起小雀跃,随后又想到牢海同志这会儿大概还在经受牢狱之灾,不知道他会不会因此产生灵感,写下《牢人与海》。
实在是饿的不行,雪伦决定放纵一回,不考虑见鬼的糖分超量摄入,去街转角的咖啡馆里,给自己点上一份巧克力慕斯、一杯欧蕾咖啡。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