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5推理笔记第五十五页(1 / 2)

加入书签

从网页上搜索,伊能食品株式会社成立已经有九年之久了,但除了这样的基本信息之外,这个会社几乎没有别的报道,简而言之,它没有过任何发布会,从未营销,点进会社官网一看,自行研究生产的零食饮料种类少得可怜。

被免费发放的零食难吃到了的游客们已经迅速发了吐槽帖,工藤新一点开了评论最多的一个帖子,看向了评论区里第三高赞的评论。

【怎么又是伊能食品?感觉每隔个几年就会有一大批人吐槽它们家零食难吃,互联网都没有记忆的吗?】

他点开下面的回复,第一条是这个人回复自己的评论,附上了一个链接。

【找到了,十年前的吐槽帖子,当时还挺多人说绝对不会再吃伊能的零食了。这是十年又换了一批人被坑吗?】

再下面的回复都是说今天是第一次吃到或者同样发誓再也不吃伊能食品的。工藤新一点进十年前的吐槽帖,看完了一楼洋洋洒洒的一大段,若有所思。

十年前,伊能是赞助了一个慈善性质的露天舞台表演,宣称的是所有收到的门票钱都会捐赠出去,由于门票钱价格合理,有不少人都前去观看了,伊能食品在入口处为所有观众都发放了零食和饮料,这个帖子就是当时被难吃到的观众发的帖子。

所以,起码在十年前,伊能就应该知道自己生产的食品是很难吃的??如果他们的口味没有变异的话,生产出来自己吃一口也就知道很难吃了??那么,为什么相隔十年后,这家公司还要继续进行这样的赞助活动呢?

显然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们根本无所谓口碑如何,只是需要将这些库存的零食饮料想个办法消耗完。

虽然如今的信息传播速度比十年前要快得多,以今晚游客的数量来看,这个吐槽帖没准还能有一把热度。但越是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对所接收信息的遗忘速度也越来越快,再过十年,现在避雷的人就不一定还记得这事了。

至于这么做的目的,工藤新一还是倾向于洗钱。

这些难吃的零食分发完了,仓库腾空了,是不是又可以制作新的一批零食?在研究生产的过程中,报上的经费真的就是实际花费的经费吗?买生产原材料花的钱与记上的钱真的就一致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