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术业有专攻心理咨询室(1 / 2)
A大队的走廊,是水泥、钢铁与汗水的混合体,坚硬、冰冷。当凌木指挥后勤兵将橙黄,墨蓝,罗兰紫等等色调的墙漆搬进走廊尽头空置的房间时,路过的队员眼中难掩诧异??新队员搞什么?”
凌木没理会那些目光。她穿着作训服,袖子挽到手肘,露出线条流畅的小臂,上面还蹭了点墙灰。她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张铁路大队长签批的申请单,目光亮得像探照灯,仔细扫视着这个即将被她改造成“心理调节室”的空间。
房间很宽敞,方正,以前大概是个小型器材库,刚被清空,空气里还残留着淡淡的机油和尘土味。窗户朝西,下午的阳光斜射进来,能看见光柱里飞舞的尘埃。
“这边,整面墙刷这个色号,”凌木指着色卡上标注为“WarmSunset”的区域,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指令感,“那边,留白三分之一,挂画的地方。”她指挥着两个兵开始搅拌油漆,浓烈的化学气味瞬间弥漫开来,但她似乎毫不在意??这味道对她来说,是改变的开始。
她走到窗边,推开积了灰的窗棂。外面是训练场,远处传来队员们操练的吼声和沉重的脚步声,汗水、泥土、钢铁摩擦的气息扑面而来。凌木的目光扫过那些奔跑、翻滚、咬牙坚持的身影。
这里的每个人,包括她自己,哪个不是时刻绷紧着弦?高强度的训练、随时待命的战备、牺牲的阴影、沉重的责任……压力像无形的铅块,沉甸甸地坠在每个人的心上,只是这群最硬的兵,习惯了用沉默和汗水去消化,或者干脆压在心底,直到某天被压垮。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粗糙的水泥窗台。在国防科大,她的心理学论文写得再漂亮,沙盘推演做得再精准,终究是纸上谈兵。那些理论,那些评估工具,离真正的战场,离这些在泥泞和硝烟中打滚的灵魂,似乎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
但现在不一样了。
铁路大队长的批条就在她口袋里。这个空旷的、格格不入的“心理调节室”,就是她在这片钢铁丛林里,用专业知识为战友们挖的第一个“战壕”。不是用来躲避子弹,而是用来对抗那些同样致命的、无声无息侵蚀意志的压力。
“木兰,这颜色……是不是太……”一个后勤兵看着桶里那过于温暖的橙黄,有点犹豫。这颜色和军营的冷硬基调反差太大。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凌木打断他,语气平静却坚定,“日落色,暖,看着放松。咱们这儿缺的就是这个‘放松’。”她没再多解释,拿起一把刷子,亲自在墙角试了试色。温暖的橙黄覆盖了原本冰冷的水泥灰,像一小簇火焰,瞬间点亮了角落。
她看着那抹暖色,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一个极其短暂、却发自内心的弧度。这不是完成任务的笑容,而是一种专业价值终于找到落点的满足。
接下来的几天,凌木像个工兵一样泡在这个房间里。她亲自监督刷墙,确保颜色均匀饱和,像凝固的夕阳余晖,铺满四壁。她托人从城里买来仿制的印象派画作复制品??不是什么名作,就是色彩柔和、笔触模糊的风景,挂在预留的白墙上,给视线一个可以飘远的地方。
还缺了点什么,凌木小心翼翼地从宿舍里把那两盆薄荷栀子搬了过来,想到自己那个爱花如命的学弟,不知道他有没有赢得辩论赛的最佳辩手,清冽的薄荷混合着清甜的栀子,渐渐驱散了油漆和尘土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开温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