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6看病(1 / 2)

加入书签

从派出所离开,几人先找了个地方吃早餐。

蓉城是大城市,他们正好碰上早高峰,路上车水马龙,路边的面馆包子铺挤满上班的人。

包子店老板兼做油条卖,一条面筋在手上灵活甩开拉长,放在油锅里,半分钟出炉一条胖乎金黄的油条。

程野吃了四两面条,两根油条,一碗豆浆和两个茶叶蛋。还别说,这时候的食材就是真材实料,吃在嘴里都是实在手艺。

吃过早饭,众人挤在一辆出租车上,直奔目的地。

于淡水这位老朋友叫申□□,比他大几岁,已经退休了,目前是蓉城医院返聘的特约专家,偶尔去坐诊。

申□□是医学泰斗,改革开放后眼光超前,利用自己的人脉和技术在外面开了诊所。说是诊所,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型专科医院。诊所由他儿子和女儿共同经营,儿子管行政,女儿继承学习了他的医术,管诊所技术一块。

申家坐落在蓉城闹市区的一片别墅群,闹中取静,车子从闹市拐进支路,顿时将喧闹隔绝在街道外。

“稀客稀客,老鱼头你终于舍得挪窝出来看看了。”申□□一早在家里等着,刚一见面他就迎上来,于淡水放下麻袋和他抱了抱,拍拍肩膀,“你也不错,越老越红润,说是四十岁壮小伙也有人信。”

“我是壮小伙那你是愣小伙。”

申□□和于淡水打过招呼,又转头对其他人点点头,他见过高韵,喊了声“弟妹”,便带着人进屋。

一路从院子闲磕到大厅,申家装得古香古色,三步一景五步一画,哪怕是放到后世,也毫不逊色。

佝偻老汉踩在光滑的地板上,神色局促,身子明显蜷缩得更弯曲,生怕踩脏了地板。申□□见状,将话题往他知道的农时上问几句,他是地道城里人,甚至于大时期也没下过乡。

两人见识不在一个层面,话题有些干巴。于淡水也不卖关子,直接对他说:

“老申,这对父女是我们路上碰巧遇见的,来蓉城求医。姑娘情况有点复杂,蓉城你最熟悉,看看能不能给她推荐合适的医生。”照例是将病例报告看了一遍,申□□和蔼的笑容凝固下来,眉头紧锁,他抬头看看文胜男,又低头看报告。

程野在旁边都替文胜男捏紧小心脏。

这些当医生的自己不知道,每当他们严肃地看病例报告,并将视线来回从报告和病人之间切换时,病人内心的忐忑。

那种沉默地等待,像是无言的刑刀,时刻给予病人和家属最后一刻的焦灼宣判。

好像没说,又好像都说了。

程野默默握住文胜男的手,她的手冰冷颤抖。

“去蓉城医院找张志红医生,挂他的号,明天一早去,我晚点给他打个招呼。”如果这对父女自己去挂号,没半个月功夫估计连诊号都挂不上,偏生这个姑娘的病等不得,对她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要是手术成功,后期调理你可以回来找老于,他对调理一道最有心得,别看他没有在医院挂号,要是愿意,多的是医院抢。我也想抢他,可惜不愿意挪窝。”

于淡水笑他,“咱俩在这王婆卖瓜呢。”又对文胜男说,“你的病如果能走完化疗,后期的预后调理,可以直接来凤凰岭找我。”

父女俩忙不迭弯腰道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