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6章 百川归海,齐心协力!(1 / 2)
“这……”
王建国张了张嘴,喉咙干涩无比,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心中的震撼,如同滔天巨浪,将他的理智与骄傲,拍得粉碎。
他看着屏幕中林云那张平静得不起一丝波澜的脸。
一种前所未有的情绪,从心底最深处涌了上来。
那不是敬佩,也不是感激。
那是一种……凡人仰望神明时的……敬畏!
良久,王建国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他猛地从椅子上站起,对着屏幕,深深地、深深地鞠了一躬。
他的声音因为极度的激动而剧烈颤抖:
“林顾问……我代表工程指挥部,代表未来的百万同胞……感谢您!”
“立刻!马上!将林顾问的方案输入‘天河’!”
“进行最高优先级的结构模拟!快!!”
他猛地回头,对着身后那群早已呆若木鸡的工程师们,用尽全身力气,嘶吼出声。
整个指挥室,瞬间从死寂化为鼎沸!
所有人,都动了起来!他们的脸上,疲惫与绝望一扫而空。
取而代之的,是狂热的崇拜与重燃的希望之火!
他们知道,一座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建筑奇迹,即将从他们的手中,诞生!
“天河”超级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在这一刻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与热。
代表着数据流的蓝色光芒,在透明的冷却管道中疯狂奔涌,仿佛一条被唤醒的九天银河。
仅仅三分钟!
一个鲜红的、代表着“完美通过”的结论,便烙印在了指挥中心的中央主屏幕上!
【结构稳定性模拟:通过!】
【抗压极限模拟:通过!理论峰值……超越当前材料极限的712%!】
【抗震、抗冲击模拟:通过!】
【综合评估:该复合结构体系,为人类现有工程学理论下的……最优解!】
当最后一行由“天河”自己生成的、带着强烈情感色彩的评价出现时,整个指挥室彻底沸腾了!
工程师们拥抱在一起,泪水与汗水交织,他们将手中的图纸、记录本、甚至是安全帽抛向空中。
用最原始的方式宣泄着压抑了十个昼夜的绝望与此刻重获新生的狂喜!
王建国看着那一行行数据,看着那最终的评价,浑浊的老眼中,泪水再也抑制不住地滚落。
他没有去擦,而是任由这滚烫的液体划过脸颊。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图纸,这是百万人的生机,是龙国文明火种得以延续的……方舟!
然而,喜悦过后,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一名负责工程预算与资源调度的副总指挥,快步走到王建国身边,脸上带着一丝凝重:
“王总,这个方案……太完美了,但也太复杂了。”
“尤其是那些仿生几何的连接点和密集的空间桁架,对施工精度的要求是前所未有的。”
“我们现有的机械化设备,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庞大的工程量。”
“想要抢在末日之前完工,唯一的办法就是……”
王建国接过了他的话,目光如炬,斩钉截铁地说道:
“……用人!”
“用我们龙国最庞大、最富有纪律性的力量,去填补时间的鸿沟!”
他猛地转身,面向指挥台:
“传我命令!”
“以最高级别的‘甲级动员令’,向川市、渝州、秦岭、云贵四地,征召所有持证的建筑工人、工程师、技术员!不设上限!”
“告诉他们,龙国需要他们,未来需要他们!这不是一次建设,这是一场战争!”
……
7月6日,凌晨零点。
距离林云预言的第一次末日——全球性冰河世纪,仅剩十三天。
若黑白膜计划顺利,加上人类的“补时”,也只剩下二十五天。
一道前所未有的征召公告,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甚至是街道上的紧急播报系统,传遍了龙国西南部的大地。
“……兹发布‘甲级一号’特殊工程动员令。”
“为保障国家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应对未来可能之严峻挑战。”
“现面向川蜀、渝州、秦岭、云贵地区,紧急征召建筑行业相关从业人员,参与‘曙光’一号基地建设工程。”
“凡响应征召者,国家将记录其功勋,其家人将享受最高优先级的社会保障……”
这道命令,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了亿万道波澜。
川市,一个老旧的小区里。
一位头发花白,但腰杆依旧挺得笔直的老人,正抚摸着墙上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
照片上,是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
他们站在一座巍峨大山的隧道口,身后是“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标语。
“老头子,你都快七十了,还去凑什么热闹?”
老伴端着一杯热茶,心疼地劝道。
老人转过身,眼中闪烁着一种年轻人无法理解的光。
他拍了拍自己依旧结实的胸膛,声音洪亮:
“老婆子,你忘了?五十年前,修高山铁路,我就是第一批上山的青年突击队!”
“那时候的条件比现在苦多了,悬崖峭壁上打炮眼,睡的是地窝子,吃的是苞谷面。”
“我们不也把那条天路给修通了?”
“现在国家有难,叫我们这些老骨头,我能不去?”
说完,他从床下拖出一个满是尘土的帆布工具包,小心翼翼地擦拭着里面的锤子、墨斗和角尺。
那眼神,像是在抚摸自己最心爱的孩子。
渝州,一所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宿舍里。
一群刚刚拿到毕业证,正幻想着未来的年轻人,被公告彻底点燃了。
“兄弟们!国家在召唤我们!”
一个皮肤黝黑的壮硕青年,直接从床上跳了下来。
“去!必须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