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第12章(1 / 2)

加入书签

太子觉得秦琢还没彻底养好,宽限了秦琢前往东宫学堂复课的日子。

秦琢虽然早就受够卧床养病的枯燥,但是不枯燥就要去东宫学堂面对夫子......他又静养整旬,然后确定,做个梦就变聪明,真的只是错觉。

怎样才能不惊动任何人取祥光帝的血,验证祥光帝是不是太子的亲爹?

任他如何绞尽脑汁,夜以继日地冥想,依旧没有任何解决能这个难题的思路。

“殿下?”罗紫发愁的看着倚床发呆的秦琢,小心翼翼的道,“今天要去上课,您还记得吗?”

秦琢仿佛不堪重负的闭眼,精致的面容充满忧郁,疲惫感慨,“多事之秋。”

罗紫语塞。

如果他没记错,最近十天,九殿下的生活非常规律,睡觉、用膳、去找太子殿下共同用膳。

每次有人提醒九殿下,如果觉得无聊可以看一看风鹞送来的学堂功课解闷,九殿下都会信誓旦旦的说,他有更重要的事。

罗紫不敢想,这个‘更重要的事’是不是逃避功课的理由,忍着笑道,“殿下放心,夫子也知道您大病一场,必定不会为难您。”

秦琢摇头,“你不懂。”

话毕,他不给罗紫继续说烦心事的机会,翻身下床,伸手示意身边的人伺候洗漱。

学堂位于东宫的西南角落,迄今为止,总共只有不到十个学生。

最早的学生是太子本人和他的伴读,第一个夫子是太子的外祖父,名满天下的翰林学士岑晏鹤。

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和六皇子全都是六岁前往弘文馆读书,太子能东宫设学堂,单独学习为君之道,实际是祥光帝对太子的偏爱。

太子天资聪颖,学什么都快,岑晏鹤总能根据太子学识的变化,找来匹配的夫子为太子授课。

只是可怜太子的伴读,如果跟着太子的进度学习,他们必定什么都学不明白,如果不跟着太子的进度学习,他们算什么伴读?

然而教太子的夫子也有话说,太子学为君之道,伴读见解不深才是好事。

太子不忍见伴读为难,亲自备礼,请各位夫子因材施教。

言下之意,他与四个伴读各自学习,麻烦夫子根据不同人的进度,分别准备教授的内容。

岑学士请来的夫子基本都是翰林院、弘文馆、太学或国子监学识渊博,教授经验丰富的大臣。

有人虽然以教导太子为荣,但是不愿意迁就太子的伴读,委婉拒绝太子的请求,然后就再也没有被东宫传唤。

东宫学堂终究还是按照太子的期望变化。

三年前,太子发现秦琢弘文馆读书六年,最基础的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都是不求甚解的模样,既惊且怒,亲自前往弘文馆检查年幼皇子的学问。

即使最终只筛选出秦琢一个半文盲,弘文馆的夫子依旧难逃敷衍了事的罪名,贬官罚俸,各有计较。

秦琢则被抓进东宫学堂。

他本来的伴读是弘文馆安排,实际与被罚的夫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太子自然不允许这样的人继续跟着秦琢,于是精挑细选,重新安排两个伴读。

一个是武卫大将军,忠勇侯完颜穆德的长孙完颜磊。

一个是大玄最后一个开国勋贵,英国公魏忠的幼孙魏子壮。

这两个人性格迥异,唯有一点相似与秦琢完全契合,那就是喜欢想方设法的逃课。

.

秦琢时隔快一个月,第一次踏入学堂,马上感受到两道存在感极强的目光,充满羡慕和几不可见的嫉妒。

除此之外,角落还有一个穿着与内侍相仿的衣服,神情坚毅的少年,这是太子挑选,负责伺候九皇子读书的小厮风鹞。

虽然是仆从,但天赋极高,起码在这个以九皇子为中心的小学堂始终保持遥遥领先的地位。

夫子宁愿指点风鹞,也不想面对金尊玉贵的九皇子和另外两位勋贵郎君。

秦琢无视伴读的情绪,安静走到中央的空位坐下,沉吟道,“我有一个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