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第2章(1 / 2)

加入书签

宋易简冷肃的呵斥,“柳繁枝!陛下为何亲临于此?难道还要我提醒你?”

秦琢早就过了因为别人盯着他的脸发呆而恼怒的年纪,虽然不愿意与柳繁枝浪费时间,但是不吝啬亲自打破柳繁枝的奢望。

他细数前尘,“景兴十年,高宗皇帝发兵北伐,收复十六州。平州在十六州之外,你的祖父却主动来到京都请求归顺。称??残暴,趁中原势弱窃夺平州却不肯善待平州百姓,致使平州上下怨声载道。奈何无力反抗??的暴行,只能继续忍受煎熬。”

柳繁枝抹去眼角的冷汗,点头附和,“平州上下没有一日不盼望驱逐??,重归中原,高宗皇帝是平州祈求已久的圣主。祖父临终前告诉我们,他最不后悔的决定就是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说到这里,前方已是穷途末路的老人忍不住怀念过去,表情变得诚挚,“我和父亲都想效仿祖父,奈何天资愚钝,哪怕已经竭尽全力,结果也总是差强人意。”

任凭柳繁枝的情绪如何变化,秦琢始终冷漠,“高宗皇帝不仅允许你祖父的请求,派兵前往平州驱逐??,又封你祖父为襄平伯,你祖父带去京都的女儿也成为高宗皇帝的嫔妃。”

“景兴二十年,契丹联合??想要再次掠夺十六州,高宗皇帝派兵迎战,反收契丹六十八城,你的祖父立下汗马功劳,高宗皇帝论功行赏,加封你的祖父襄平侯。除此之外,高宗皇帝还想册封柳氏为皇后。”

虽然当初的襄平侯和现在的柳繁枝都说的好听,但是大玄朝臣只要有心去查就能知道,??占据平州之前,柳氏只是世代为吏的普通人家。

??占据平州之后,真正心系中原,激烈反抗的官员都被屠戮。

柳氏找到最恰到好处的时机,主动替??人分忧,这才逐渐成为平州的豪门大户,获得与??人共治平州的机会。

只不过平州丢失已久,又非大玄的罪过。

大玄的朝臣虽然看不起柳家人,但是不至于为此忤逆高宗皇帝。无论是封伯或立功晋侯,朝臣都没有反驳的余地。

高宗皇帝还想册封柳氏女为皇后,总算令朝臣找到名正言顺的机会,细数柳家人做过的丑事。

然而他们忘了,景兴年间唯一的真理。

世上没有高宗皇帝做不成的事。

柳繁枝屏住呼吸,小心翼翼的道,“好事多磨,姑母终究还是成为高宗皇帝的皇后,后来也算幸不辱命,为、幽宗顺利登基效犬马之劳。”

瑞宁帝真正的喜恶莫测难辨,委实不容易揣度。放着朝臣翻遍史书,精心列举的几十个年号不用,非要以‘瑞宁’为号,完全没办法体现他的丰功伟绩。

然后坚持给爷爷景兴帝改庙号,从明宗变成高宗,又给父亲祥光帝定了个幽宗的恶号。

虽然按照常理来说,祥光帝这种少年登基却碌碌无为,最终差点灭国的皇帝,委实不该有什么好谥,但是收拾祥光帝烂摊子的人终究是祥光帝的亲儿子。

朝臣分明看瑞宁帝的面子,列举许多平淡的庙号,奈何瑞宁帝就是不选,亲自写下‘幽’字,又放置朝臣提醒,尊封生母宁妃为皇太后的折子。

双方都不愿意妥协的时候,瑞宁帝竟然与朝臣说,他想尊封生母为宁国太长公主,然后还很有礼貌的问朝臣行不行。

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任何人敢与这位异族血脉的皇帝,强调自古以来的礼法。

柳繁枝绞尽脑汁的想要讨好秦琢却没有头绪,只有尽量避免再惹恼对方。即使明知道自己的姑姑柳含雪是幽宗皇帝亲自尊封的皇太后,也能说出母亲为儿子效犬马之劳的鬼话。

秦琢挑起眉梢,手里的灯笼顺着栏杆的空隙怼至柳繁枝的头顶,似乎想要凭此看清对方无耻的嘴脸,嘲讽道,“虽然左相与礼部尚书都不同意柳氏女成为皇后,但是没耽误宗人府准备册封皇后需要的各种物件。若不是你父亲不争气,非要与姚将军斗狠,最终又没赢,高宗皇帝也不会改主意。”

这次秦琢没再给柳繁枝搭话的余地,“哪怕册封皇后的事没成,高宗皇帝也册封柳氏女为贵妃。承诺若柳氏女有孕,无论男女,即刻册封皇后。”

柳繁枝抓住一闪而过的灵光,总算明白这些话的意思。

高宗皇帝对柳家仁至义尽,瑞宁帝不可能因此宽恕柳家人。

“陛下!”柳繁枝不顾头顶的灼热,猛地扑向栏杆外,“臣的祖父与高宗皇帝君臣相得,成就佳话。臣的姑母、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那又怎样?”秦琢反问,“幽宗糊涂一辈子,辜负的人,数不胜数,唯独没有辜负柳太后和荣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