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5章 开庭即王炸!林默把学校拉下水,辩方律师当场破防!(1 / 2)

加入书签

“在此期间,被害人母亲苏沫女士,被害人同学孙浩,曾先后多次通过电话、当面沟通的方式,向帝都第十七中学李民所在班级班主任及相关领导反映情况,请求校方介入干预。然而……”

他抬起头,视线扫过旁听席,仿佛在寻找着什么。

“帝都第十七中学作为教书育人的法定机构,在明知校园霸凌行为已经发生,且后果可能极其严重的情况下,并未履行其应尽的教育、管理和保护职责。”

“校方采取了漠视、拖延、推诿的态度,将严重的暴力行为定性为‘同学间的玩笑’,未对施暴学生进行任何有效惩戒,也未对被害学生提供任何必要保护。”

这句话,像一颗炸雷,在法庭里轰然炸响。

被告家属席上,有人失声喊道:“这跟学校有什么关系!凭什么扯上学校!”

“肃静!”审判长法槌重重敲下,“旁听人员再有喧哗,立刻逐出法庭!”

王启年不为所动,继续宣读。

“正是由于校方的严重失职与不作为,为被告人的持续施暴提供了温床,纵容了其恶性行为的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了被害人李民不堪受辱、最终被四人活埋身亡的悲剧性后果!”

“综上,被告人黄伟等四人的行为,已触犯《龙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之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公诉机关认为,帝都第十七中学在本案中存在重大过错,对被害人的死亡负有不可推卸的民事连带责任,提请法庭予以认定,并建议有关纪检监察部门,对校方相关责任人,展开渎职调查!”

话音落下,王启年合上起诉书。

“宣读完毕。”

他转身,坐回自己的位置。

整个法庭死一般的寂静。

这份起诉书,不仅要将四个少年钉死在被告席上,更要将一所名校,拉下神坛,放在阳光下炙烤。

这是审判,也是宣战。

审判长看向面无人色的四名被告。

“被告人,对于公诉机关的指控,你们是否认罪?”

黄伟猛地抬起头,他没有看审判长,而是死死地盯着王启年,眼神里的怨毒几乎要溢出来。

他的嘴唇动了动。

张远却先一步站了起来,抢在他开口之前。

“审判长,辩护人请求在被告人回答前,就起诉书内容发表辩护意见。”

“审判长,辩护人认为,起诉书中的部分指控,与事实严重不符。”

张远的声音清晰、冷静,带着职业律师特有的稳定感。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

“首先,关于‘故意杀人罪’的定性。辩护人认为,这是极为不妥的。”

“被告人黄伟等人,均为未成年人。他们与被害人李民之间的矛盾,本质上是青春期少年之间不成熟的、过火的玩笑和肢体冲突,缺乏明确的、以剥夺他人生命为目的的主观故意。”

“起诉书中所描述的所谓‘长期霸凌’,在辩护人看来,是一系列孤立的、偶发的、缺乏逻辑关联的事件。将其串联起来,并上升到‘故意杀人’的高度,是对法律的滥用,也是对几个尚未成年的孩子的不公。”

法庭里,被告席后方的家属们,眼中重新亮起光,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的火炬。

张远没有停顿,继续他的表演。

“其次,关于帝都第十七中学的所谓‘连带责任’。辩护人认为,公诉方的指控,更是无稽之谈。”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是全天候的托儿所。校方在接到家长反映后,也对相关学生进行了批评教育。难道要让学校为每一个学生之间的课后摩擦都承担无限责任吗?这不仅不合理,更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是在将社会矛盾转嫁给教育机构。”

他的每一句话,都像经过精心打磨的手术刀,试图将黄伟等人的行为与“杀人”的后果精准切割,将学校的责任与李民的死亡彻底剥离。

他将一切归结为“意外”、“玩笑”和“少年冲动”。

王启年靠在椅背上,闭着眼,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敲击,仿佛已经睡着。

林默则微微侧着头,他觉得张远的这番辩词,就像是一篇提前写好、反复背诵过的标准答案。

空洞,且充满了傲慢的狡辩。

这套说辞,用来糊弄不明真相的公众或许有效,但在事实和证据面前,不堪一击。

混淆视听的意图,太明显了。

“辩护人的意见,法庭已记录在案。”审判长的声音打断了张远的陈述,“现在,公诉方可以对被告人进行发问。”

林默站了起来。

他没有走向公诉席中央,只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目光越过长桌,平静地落在被告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