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29章(2 / 2)
石介报出几位友人姓名,略作思忖,随即又问:"可否留下后巷通道让我们通过,这样也不妨碍正门生意。"
居然是三位鸿儒和四位重臣,庆历新政的中坚力量一同前来,如此高规格的聚会委实有点太引人瞩目。
她打算回去就和爹娘商议,那日暂停对外营业,只专心接待二楼雅间的先生和他的好友们。还要把准备很久的一些菜品趁机推出,同时借机推广羊毛制品。
原计划她也打算带石介前往外城大丫家的参观羊毛和羊粪的加工后的副产品。但是现在,刚好可以一网打尽,把东西全部拉去食店后院,一起来个展销会。
“先生,恕学生取消初十早上的行程。"吴悦正色禀道,"恳请先生与诸位大人直接莅临吴氏酪香,学生将在后院实物演示。”
诚然,她可以囤积羊毛原料,在冬季低价抛售羊毛制品给平民,为家族树立恤民善人的口碑。或者等吴夏步入仕途后,让他用羊毛制品赈济贫民,以"心系黎庶"为仕进之阶。甚至还可以等她入宫后,献给给宋仁宗,博取个仁厚慈善的圣眷,增加自己在后宫的政治筹码。
但是,这样就要等很多年,而在此期间不知多少百姓将冻毙于寒夜,而且这很难扭转羊毛在世人心中的粗鄙印象。因为这并非新奇之物,只是被士大夫阶层鄙夷为蛮夷之物。上层不屑推广,下层民众又缺乏认知,致使羊毛加工技术限制在边地传播。
如果说谁能潜移默化的改变这个现象,只有主导庆历新政的这些改革派。作为当朝最开明的士大夫群体,他们秉持民本理念,却将于明年,庆历五年(1045年)集体遭外放调任。
离开了保守势力盘踞的中枢后,深入地方民间反而更利于推广那些被时人排斥的"蛮夷之物"。毕竟当百姓濒临饥寒交迫时,所有的礼教颜面都显得无足轻重。
况且,在这个时代,她是无法做到单打独斗。一个七品武官家的小娘子,就算怀有良策妙计,也不会受人重视。即便他日登临太后之位临朝摄政,也没有显赫门阀可以依靠,必须组建直属班底??既要不欺瞒主上,又能忠实执行政令。
相较于朝中那些动辄搬出祖宗成法的守旧派,唯有改革派可成为其政治盟友。前者估计巴不得她一个女人,莫问莫管,只在奏章上盖印就可以。
而她作为石介弟子,天生被打上了范仲淹一党的印记,这在当前是劣势,容易遭受攻讦。但是等到改革派重返中枢之日,这层渊源反成最可靠的政治资本。
当然,她还要在民间发展自己的势力,无论任何时候,都要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下层百姓站在一起,必须动员和依靠他们,让他们成为她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石介沉吟片刻,颔首允诺。
吴悦笑的开了怀。
她有信心,在这些真正心系黎庶的人眼中,这些东西的价值无可估量。
快乐地跟着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