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2昔日东宫(2 / 2)

加入书签

月不见影,落针可闻。

眼见周遭再无闲杂人等,李灵濯走到安定侯身侧,从袖中摸索半天,摸出来一册卷宗,慢条斯理地在他眼前扇了扇,重重甩在地上。

他眼中的冷冽丝毫不减:“你自己看。”

安定侯迟疑地伸出手,将地上的册子摊开,一页一页翻阅。逐渐地,他脸上的血色缓缓褪去,再抬头时,眼中恐慌几乎按捺不住。

“苍天可鉴,微臣绝不可能做出此等通敌叛国之事!这张知府为何要攀咬微臣,微臣当真不明白!”

“朕是不信,否则也不会给你自证的机会。张知府人头落地,死无对证。如今轮到安定侯,可知如何为朝廷分忧?”

言及此,李灵濯又是冷笑一声:“安定侯不会也想拿年岁辩驳吧?”

安定侯脑门上青筋直跳,思忖片刻后,他开口试探道:

“张知府身殒中途一事,京中颇有非议。微臣知晓陛下是为八公主声誉考量,不愿公开自己的身份,但难免有掣肘之处。微臣愿做担保,那张知府是突发恶疾,而非陛下看管不力。”

“安定侯,你莫非是上了年纪愈发昏聩了?一个童心未泯,一个头昏脑胀,想来是鸡同鸭讲,难怪教子无方。”

李灵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你们父子当真是一脉相承的蠢货。”

安定侯被骂得狗血喷头,却只能点头称是:“陛下息怒。微臣愚钝,还请陛下明示。”

“朕在定州郊野购置了温泉庄子。”

李灵濯语气轻松,似是与他话起家常,“说来也是凑巧,朕与那些雇来的长工闲谈,谈及原籍,俱是定州本地人。细问他们来自何村,那住处说得五花八门,派人去查,却殊途同归,家家都在脚下。

“安定侯,朕等你的答复。”

李灵濯缓缓收回目光,随即转身离开。

安定侯六神无主地跪在地上,久久不敢吭声,待额头上的汗珠倏地滑落时,才回过神来。

望着李灵濯渐行渐远的背影,他忽而起身,对其大喊了一声:

“陛下!”

李灵濯脚步一顿,却只是稍偏了头,似是等他下文。

“微臣侵占良田,致使农户流离失所,自知罪该万死。可犬子年幼,又是微臣的独苗,虽说做了不少坏事,但他尚有赤子之心,来日未必不能改邪归正,还望陛下留他一命。

“微臣知晓,陛下南下是为寻八公主。可青州案盘根错节,恐难绕开十年前的东宫旧案,微臣愿为陛下供出当年的证人所在,为陛下分忧。”

说罢,安定侯将头抵在地面,迟迟未敢起身。

“隆安十七年,废太子青州蓄兵,早就以谋反罪论处,安定侯此时提及旧案证人,是为何意?”

李灵濯压住眸光,眼底翻起不明的晦暗,“八公主如今已随朕北上,青州案主谋张知府也人头落地,青州案在青州已结,如今不过是追捕余孽,安定侯莫非是想替他翻案?”

他顿了顿,更进一步质问道:“还是说,当年东宫倒台,也有你这个禁军统领参与党争?”

安定侯再拜于地,直呼冤枉:“陛下,微臣效忠于盛朝,万万不敢犯下此等大罪。微臣不敢妄论天家,只是当年受先帝所托,抓捕京中兴风作浪之人时,意外追查到此人。

“她是青州那座私军工坊的守卫之女,姓曲,其父只是个不起眼的存在,当年朝廷只砍了其父的脑袋,她因外嫁女的身份而躲过一劫。微臣担心她日后会对朝廷不利,故而派人盯了许多年。”

李灵濯沉下眸光,冷声询问道:“她人在何处?”

眼见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