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60大智若愚篇二十三(1 / 2)

加入书签

施霜景欢欣鼓舞,一夜未眠,捧着那本翻得软烂的高考志愿目录看了又看,舍不得放手,脑子乱乱的,塞满了上学的选项。好不容易捱到早上七点,施霜景给亲朋一个个发消息报喜。李婉萦几乎秒回施霜景,先是恭喜施霜景,然后她表明自己给施霜景找了可以给高考志愿填报建议的熟人,问施霜景今天有没有空见一面。施霜景当然同意。之后刘茜和班主任的消息陆陆续续来了,尽管网络上还没有马上公布高考分数线,可张国强好歹当了这么多年的老师,多少有些消息,据说今年的理科一本线是513,二本线是430,毕竟今年的理科数学卷和理综卷都有难度。这样算下来,施霜景可超了二本线70分,这怎么看都有个本科可以念。

李婉萦约了高考志愿顾问,和施霜景、罗爱曜约在一家咖啡厅里。一听顾问的语气就知道他绝对是老手,三两句就打听清楚施霜景的志愿偏好和家里人对他的期望??尤其是后者,这才是顾问最关心的。现在的孩子往往对志愿、专业都还没概念,需要被哄好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罗爱曜正襟危坐,豁达道:“我全听他的想法,他想学什么都可以,家中会全力支持。以后的就业情况没人说得清,但我想以他的能力肯定可以找到一份工作。你们就不要问我了,以他的意见为主。”

施霜景掏出贴满荧光标签的高考志愿目录,向顾问讲明自己的想法。

“我对生化类专业不太感兴趣,机械、工程、自动化之类也是……计算机、信息之类的我也不感冒……我想报会计方向的专业。”施霜景咽下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自从与罗爱曜相遇,时至今日,罗爱曜给施霜景的账上打过去的累积数额已超过两百万。他最起码要知道怎么管这笔钱。他需要对钱有概念。被钱困住过的他,迫切地想要知道以金钱搭建起来的世界究竟以什么规则运行。

别看施霜景还年轻,他已认识到自己对什么最执着。除了人,那就是钱。他是喜欢音乐和猫没错,可那些都是生活的点缀,或是地基之上的漂亮遮蔽物??地基是钱。施霜景是个爱财鬼。他不乱花钱不代表他不喜欢钱。刘茜说,学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之类的专业,只是手里过钱、过单子,这些钱和你没关系的。可施霜景的情况与那些富二代又不同,他没有现成的企业需要去管理,因此本科期间就学习工商管理、金融学之类的又有些偏靶了。学一项可以看懂数字的技术性专业,这正是施霜景想要的。

这人也是犟,刘茜以自身经历来劝他都没用。李婉萦早听过施霜景有学会计的打算,可高考生见分数下菜碟也是常有的事,她没想到施霜景会如此坚定。只有顾问觉得施霜景的选择还挺有道理的,他整理了施霜景的需求,很快就整理出省内符合他要求的大学和专业。施霜景的少数民族加分仅限报考省内高校,所以他想报省内大学的思路也非常合理。

他们花了一整个白天理出高考填报志愿的清单,从学校到平行志愿的顺序,全部写得清清楚楚,只等系统一开,按着这清单填满一栏栏。

多少高考生寒窗十年,最后也不过这两张薄薄的A4纸,甚至有那么一瞬会以为,自己的未来也就浓缩在这两张纸上,会心头空虚,也会怅然若失。命运就是这样呈现的,稀里糊涂就学了这个专业,然后一干几十年。命运如风乱翻书。

填报完志愿、等待发布录取的期间,施霜景给自己找事干,报了驾照考试,白天去练车,晚上回家刷科目一的机考题。好像这个暑假也没什么不一样。施霜景几乎想不起他怎么过以前的每一个暑假。那些繁忙的日子里,打工既是他经济上的救赎,也是他精神层面的快进键,夏日在这样的麻痹中轻轻震颤,不停地消耗能量,青春渐渐由一道波释放为一条直线。

但施霜景的心已经生了根,不再避开他人的言语或目光,甚至习惯了直视他人的眼睛。在早晨或傍晚,施霜景凝视罗爱曜。如果说罗爱曜平日是观察施霜景,那施霜景则是明目张胆地盯罗爱曜,目光直勾勾,目光里没有想要做什么的欲望,只是看罗爱曜,留下视觉记忆。在罗爱曜的眼前想罗爱曜,做猜想,目光描摹、勾勒罗爱曜的形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