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7左边是三口之家,右边是补习之家(2 / 2)

加入书签

“不是的。你永远不可能像我一样聪明。”

施霜景无可奈何地望着罗爱曜的双眼,“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像你一样聪明!我都不知道你到底有多聪明!我要是能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我说不定都能考上大学了。”

“你的注意力可能会更加集中,你的记忆能力也可能会稍稍变好,将一些记忆内容与另一些记忆内容关联起来的能力可能也会得到加强,这些不是我施加的玄学方面的影响,是我读了现代的书,能让某种治疗或者回溯更准确。”罗爱曜点了点施霜景的前额,意指他的前额叶皮层,又用手轻轻拍了拍顶叶位置,再轻轻地戳戳施霜景的耳侧,就像做标记一样,全用手掌拍则会太像拍西瓜,“我不能无中生有,因为这样会有相应代价。我要做的就是将它们恢复到一个相对最优的状态。有些地方其实催熟会有更好的效果,但你有可能变成一个你不认识的自己,我个人认为没必要。”

这话好像个外科医生。施霜景更期待了。那他现在就要开始学!他要好好高考!他会不会考上一本,甚至重点大学?倒是不敢想清华北大。小时候刘奶奶都不会问他,你要考清华啊还是北大啊。可能她一早就看出来了吧,施霜景不是什么读书的料子。万一呢?现在来选也可以嘛!施霜景想去北大。好吧,清华也可以。

罗爱曜非常清楚施霜景为什么如此执着于高考。对施霜景而言,高考只是一种成功与安稳的符号。所有人都说,考上大学就都好了。总之如今的就业与广泛的社会压力跟“好了”两字相去甚远,可这毕竟是此地千年以来的传统,倒是怪不了施霜景。就连战乱年间,科举的科场也照开不误,也是“考上了就好了”。人能处在这样强大的惯性里,既是幸福也是不幸。秩序感带来生活如常的预期,而开科取士给人上升的希望。稳而有升,人就不至于错乱。可强大的惯性有时默默将人拖拽得血肉模糊的,不是马拖人,是人拖人、人挤人看不见脚下踩着的人,一层一层踩实了就成了泥土。出于大的愿景,罗爱曜觉得帮助施霜景完成顺利高考的愿望很幼稚,这整一套系统都像是在给一位人上人之神上供,无说帝王或是总统,反正没有帝王和总统但有教育和知识的地方总是这一套。可正因为罗爱曜是身处另一个人上人轮回维度的神位,他知道一些许愿和付出在他的系统里有所回应,那么以同样的逻辑推演到这一套优绩的维度,系统对施霜景有所回应,或者施霜景对这系统有所期待,也都是很正常的事。出于小的愿景,罗爱曜只是很适时地想起一句后世人类谚语,“送佛送到西”,前一句是“帮人帮到底”。想要获得某种许诺并不丢人。当整个庞大的人群都在相信这样的许诺存在时,这许诺就可能会实现。普通人偶尔也想当一下某个人的神。更何况施霜景如此笃信着。更何况罗爱曜知道施霜景心里要求并不高,至少不高到如同神迹降临。

只是接下来罗爱曜要牺牲他全部的睡眠了。他得大量汲取这个世界的知识。更有体系地、更有深度地。他不为自己这些年的懈怠感到怎么样,他觉得计算机这个比喻很恰当,如果他是一台持续千年都在持续摄入和进化的计算机,那他会比现在更像怪物。罗爱曜因为某种需要偷懒的愿望而更有生物性。

中午时,他们下楼,罗爱曜不让施霜景做饭,施霜景面露难色:“呃,佛子,我能提一个请求吗?”

“说。”

“我也吃腻祭品了……”到底不是施霜景自己家的口味。别家的家常菜,他们当然吃几十年都吃不腻。施霜景吃自己做的饭也吃不腻,但吃别人的就容易犯娇气。唉!说出来的时候他也很对不起的!

“而且我中午也得给你做饭!做出来就一起吃了,怎么样?”施霜景补充道。

罗爱曜无所谓。反正现在施霜景脖子上都戴着他的佛珠了。吃不吃祭品也不如这一串佛珠更有威慑力。多年以后,罗爱曜才发觉,施霜景的做饭过程是他的某种放松,施霜景不讨厌做饭,甚至很喜欢。这是施霜景的先天圣体之一。

下午开始正式教数学。罗爱曜换回了偏家居的衣服,但也都是他的衣服而不是施霜景的衣服了。数学必修一,集合这一单元,这是施霜景整个高中唯一大概学会的内容。罗爱曜不为难他,现在这一阶段,任何故事或者复杂概念的引入都全无必要,需要的是效率以及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