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6鬼子母神篇二(2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早晨五点,施霜景迷迷瞪瞪,似乎见到一个人站在床尾。他定睛一看,竟然是穿着血衣的刘奶奶,她低身瞧着睡觉的孩子们,一个个看过去,时不时拨拉一下自己因沾了血而结绺的头发。

发现施霜景醒了,她走过来,施霜景连忙撑起上身往后退,后背“咣”地撞上床头板。动静有些大,刘奶奶朝他比了嘘声的手势。

她指了指外边,示意施霜景出来。

施霜景仔仔细细打量刘奶奶,她虽然看起来这般狼狈,可好像今天已完全行动无异了,眼睛很有神采,眼神并不昏沉、执拗。施霜景穿衣服,跟刘奶奶去到室外的走廊。入冬以后天亮得晚,五点正是夜中,此时福利院的声控走廊灯又好了,随着他们的行动而亮起。

“刘奶奶……我们现在要不要再去一趟医院?”

刘奶奶摇头,将手拢进棉服的袖子里,她呵出一口白气,“用不着去。昨晚正当该去的,已经过了这点了,我人都好了,还去什么医院?”

“……”看来她知道自己摔下去了。施霜景想。

“你这孩子,我让你别来,你偏要来。你属驴的吗,这么倔?”刘奶奶浅浅埋怨两句,一转语气,“不过幸好你来了……和你一起行动的那个男人是谁?‘远房表哥’?”

有种乱搞被家长抓到的心虚感,施霜景斟酌半天才说:“就是朋友,城里来的,我收留他一段时间。昨天我很担心你的情况,他又骑车,我就让他送我过来。刘奶奶,你之前就碰到……那些东西吗?”施霜景大概比了个手势,意思是在地上、天花板上爬的那些东西。

刘奶奶双手搭上栏杆,往外远眺,以一种讲故事的语气开口:“你还记得我们刚来励光厂的时候吗,你刚上四年级,应该是你十二岁那年。我们刚来的时候还有好些孩子,比现在多,但补助不大稳定,我们要用有限的补助来照料你们,就很头疼。也是刚到的那年冬天,我听说厂里有个旧庙对孩子的事很灵,就自掏腰包去拜过几次。虽然现在我们都说要破除封建迷信,可过了那年的春节之后,补助情况马上就好起来了。可能也是我贪心吧,每年都去还愿,又忍不住要许新的。今年我还没来得及去,不知道是不是我还愿晚了,报应找上门来。”

应该不是这样。施霜景想起罗爱曜之前喃喃自语的那些内容,很明显鬼子母神是冲着别的事来,福利院……是因为孩子比较多吗?受鬼子母神青睐也不奇怪。

刘奶奶转身看向施霜景,她比施霜景印象里还要矮上一些,相比于每年都在长高的施霜景,刘奶奶则像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身量缩水。刘奶奶说过,她的名字叫刘茜,她父母最开始起的名字叫“刘浅”,刘奶奶不喜欢,读大学之后就去改了名字。

关于她的那些人生故事都讲于厨房流理台边、洗衣房水槽旁、小操场板凳上、午觉晚觉床前。最开始知晓的是她与丈夫中年离婚,儿子原是判给丈夫的,但离了婚的男人鲜少管家,都是将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于是男人自己的父母也都死了之后,儿子跟刘茜过了一段日子,直到儿子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彼时刘茜仍未退休,儿子要刘茜提前内退,回来替他照顾孙子,刘茜指望着自己能拿满格的退休金,作更长远的打算,便婉拒了儿子的要求。等到她五十五岁,终于有空带孙子,结果前夫又找上门来,想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于是乎刘茜感觉自己又开始给一家老小做保姆,太累了。五十六岁,她离开那个家,是中年女人的决绝出走。施霜景是她入职乡镇福利院以来亲自接手的第一个孩子,那年施霜景八岁。

再往前的故事……那个年代的人大抵都是如此的人生轨迹。她出生于饥荒年间,好不容易才活下来。二十三岁那年,尽管她已经结婚生育了,还是要坚决考大学,学的是会计。大学毕业那年,正逢全国劳动合同制改革,国有企业不再是铁饭碗,她进企业之后兢兢业业,混到女干部一级别,这才换来了五十五岁退休,比其他人多干五年。她是受那个年代的党和妇联教育长大的,愿意照顾更多的人。她能理解家里孩子对她的诸多不满??外边的孩子能比自己的孩子和孙子更亲吗?可刘茜认为总有人得干这些事。退一万步来说,她受不了这种虚伪的阖家团圆,再做牛做马二十年,就为了换自己行动不便的那几年,有儿子儿媳能顾一下自己。她是做会计的,这买卖听上去也太不划算了。真到那时候再说。刘茜很清楚自己是个自私的付出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