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6第56章(2 / 2)

加入书签

张班长行动前,肯定也摸清了它的这种特性,并且也通过实验日志确认了这一点。而他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选择来和它一对一,也肯定不是来找死的。

那么,答案就只有一个??电梯。

张班长布置的临时通道和尽头通往的电梯,就是他为黏菌量身打造的一个陷阱。

这条从黏菌培养室一路铺出来的道路,不是张班长自己设的退路,而是他留给黏菌的出口。

因为黏菌的捕食机制,让它能被动感应到捕获食物的最佳路径。

而张班长一路将所有岔道封死,只留出来这一条唯一的“最佳路线”,是为了精准的控制黏菌“诱捕”自己的时机。

他算好了距离,然后将自己当成了诱饵,把黏菌的本体从培养室引出来,寄生自己。然后在被寄生的一瞬,利用强制手段,将一部分黏菌强制封存在自己体内。

接下来,他只要进入电梯,刷卡,关门。

电梯的规则中,“任何与主体保持认知连续性的部分器官、肢体片段、投影残留物进入本电梯,将强制追索其客观认知真实本体”这一条将会首先生效,直接锁定黏菌的真实本体??不论它有多么庞大,又分布得有多么散碎。

随即黏菌作为寄生体被强制带入电梯,又将被立刻判定为违反了“一人一卡”的规则。

电梯规则将立刻击杀掉45号黏菌??就像它击杀掉云汐他们带入电梯的那只人头蜘蛛一样。

这里面最大的风险在于,要是张班长将诱捕通道直接连通到电梯,那么以45号黏菌对规则的自动感应机制,它会被动的绕开这个陷阱,根本不会上套。

所以张班长需要在诱捕通道和电梯之间留出一段距离,让黏菌的感应机制无法将二者关联起来;同时又要确保自己能在被寄生后,能保持清醒的走完这段路。

这要求张班长在摸清黏菌感应机制后,进行精准的计算。

但本质上,这更是一场张班长的自身意志,和黏菌的感知机制以及寄生能力之间的相互较量!

而最终,黏菌赢了。

它确实被引出了黏菌培养室,但在寄生张班长时,它的感应机制预判到了危险,于是它自动执行了最佳捕食方案??

它用来寄生张班长的载体,是他的妻子,姜红梅。

云汐完全能想象出那个场景,当张班长猛然看到妻子时,心理防线肯定是出现了一瞬的松动,然后他就被黏菌抓住破绽,趁虚而入了。

【张班长……】

云汐为这个沉默善良的深情汉子,感到惋惜!

那些菌丝的低语里,充斥着对精神和意识层面的攻击。而张班长本来就遭受着长期接受原初之灯照耀后,遗留的精神污染。

所以,他终究没有撑住黏菌的侵蚀,倒在了黑暗中。

而以谢医生此时的情况,他们原本可以直接复刻,张班长这个诱杀策略!

因为张班长选择了独自行动,所以他必须一个人扛过从通道到电梯之间的距离,但云汐和谢医生完全可以相互配合。

谢医生可以用被“寄生”的状态,先锁定一部分黏菌本体,然后她再将谢医生拖进电梯,触发规则。甚至他们带出来的逆熵箭头本身就有一定的“禁锢”功效,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