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5章 截然相反(1 / 2)

加入书签

**喜提十五天拘留后,作为另一个当事人的陈伟南再次恢复以往生活。

没有接席的时候就跟着爹娘去上工,挣工分。

接到宴席时就去做席,顺便还在山里种了一百多窝南瓜。

与此同时,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光临一遍漳县的天干再次到来。

距离上一次下雨已经过去大半个月。

水田因为有漳河河水的浇灌,几乎不受任何影响。

但各家各户的自留地都是旱地,要是不浇水,大家种在自留地里的洋芋肯定会因为天干而减产,甚至绝收。

于是生产队各家各户就跟商量好似的,全都投入巨大人力跟物力进行抗旱。

生产队为了保住刚刚种下去的一百多亩苞谷,也开始组织社员挑水浇地。

并且开出了跟去年一样的奖励。

从漳河挑回来一担水,秋收时生产队就奖励大家半斤苞谷。

加上挑水还能拿到十分的满工分,几乎所有壮劳力都选择去生产队上工挑水,把女人留在家里给自留地抗旱。

但陈伟南并没有这个干。

生产队开出来的奖励虽然很高,但跟投入相比显然不算什么。

因为给生产队抗旱收获的粮食只有一部分属于自己,哪怕加上奖励,收入跟投入也不成正比。

给自家自留地抗旱就不一样了,收获的粮食全属于自己。

于是陈伟南做出了跟大家截然相反的决定。

两个壮劳力先给家里的自留地抗旱,老娘跟媳妇儿去上工。

虽然每天只能挣回来十六工分,而且还没有奖励,但能保证自留地里的洋芋获得丰收。

有了足够的洋芋,家里四头猪才有足够的猪食吃。

而且自家自留地旁边有个水窖,里面已经存满了雨水,大大降低了挑水浇地的难度。

正常情况下,两个壮劳力要忙活七八天才能把自留地全部浇上一遍水。

有了水窖的加持,陈伟南父子顶多三天就能把地里的洋芋浇个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