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3上邪我欲与君相知(2 / 2)

加入书签

李世民无语,难道他就骂的出来吗?

这时候的兄弟俩还是没有正儿八经上过战场的新手呢。

不过也用不着他俩骂出口,他们在城门底下张牙舞爪的样子就已经很挑衅了。

宋老生忍无可忍,况且他看的清楚,这李渊也不过三万兵众,且都是些乌合之众,与他手里的精兵不能相较。

于是他统兵三万由东门、南门出而迎战,李渊军稍稍退却,宋老生认为李渊畏惧,引兵前进,离城里余而阵。

李渊令将军殷开山率步兵抵挡宋老生,李建成、李世民绕向宋老生阵后,分别屯守东门和南门,断其归路。

双方激战正酣,一支弓箭射来,将隋军旗帜射落。

李渊一看,正是他的二儿子,于是他眼珠一转,派人高喊道:“唐军已斩宋老生!”。

宋老生:???

旗帜即落,又闻此言,隋兵顿时大乱,争奔城门。

也不知道谁是乌合之众。

但门已为李家兄弟夺占,李世民拉满长弓,射出他的第二箭。

宋老生应声落马,李建成惊叹:“好箭术!”

李世民却皱起眉头,有些不满,方才他射箭之时,身边的卫兵未能守住,害他挪动了下,失了准头。

不然以方才的距离,他足以将宋老生送上西天。

不过结果没有区别,刘弘基赶到,将跌入壕沟的宋老生人头斩落。

李渊顺利攻下霍邑。

唐军攻取霍邑后,沿汾水南下,占临汾,克绛郡,于十五日进至龙门,可谓势如破竹。

此时,李渊派去游说突厥的刘文静也带回来好消息,他顺利说服始毕可汗,命大将康鞘利率二千骑兵随刘文静南下,又献马一千匹使李渊兵力大增。

沿河守臣也纷纷来降。同时,李渊去信招降冯翊农民军首领孙华,又遣左右统军王长谐、刘弘基及左领军长史陈演寿等统步骑六千,自梁山渡河,以待主力到达。

初十,李渊率诸军包围河东。

但河东的局势并没有李家父子想的乐观,李渊给屈突通写了封言辞恳切的招降信,表示大隋已经气数已尽,你跟着也没有好下场,不如跟着我,大家都是哥们儿,有我一口肉吃就有你一碗汤喝。

被屈突通撕了个粉碎。

河东城高险峻,加上屈突通又善于守城,唐军数征不下。

李渊见城坚不易攻取,意欲引兵西往长安,与将佐商议。

裴寂提出如不能克河东将陷于腹背受敌之境,建议先克河东,然后西上,则长安必破。

但李世民认为兵贵神速,应该挟胜速取长安。

李渊综合两种意见,扬长避短,决定留兵围困河东,自统主力军西进,自壶口渡河,舍于朝邑长春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