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留别妻(2 / 2)

加入书签

李世民一喜,立马答应一声,一把把娘子抱走了。

转眼三月,天子御驾抵达辽东,开始了他的第二次亲征高句丽。

正月时,他就已经下诏征集天下兵集于涿郡,开始召募百姓为骁果,修辽东古城贮备军粮。

但河北山东的情况比杨广预想的更差,粮食已经无论如何都征不上来了,只能从全国各地调粮。

山西的李渊收到了诏令,他作为押粮官,运送山西粮草去涿郡。

河南的杨玄感也收到诏令,在黎阳郡督运河南粮草。

同样的命令发布给不同的人,得到的反应也大不相同。

李渊叹了口气,他自幼丧父,虽然有个世袭的国公爵位,又是先皇后的外甥,当今天子的亲表弟,但官运并不算好。

无他,当年他被皇后姨母养在宫里时,与大表哥杨勇交好,结果大表哥被废,二表哥上位,自然对他不喜。

因此他前些年一直被外放到下面当刺史,虽然在下面过得并不差吧,但并不接近朝堂核心,甚至于今年年初他才调任卫尉少卿,刚才从文职转了武官。

如今天子有诏,不敢不从,他即刻就要出发,妻子窦氏自觉夫妻一体,自然要相随。

次子李世民也跃跃欲试:“倘路上遇到贼寇,儿可以为阿耶做先锋官!”

长孙嫣见阖家都要去,自然也要跟随,不过话一出口,就被三人一致驳回:“你不能去!”

自从皇帝开始打高句丽,山东河北反军四起贼寇横行,绝不能带着刚过门的新妇去那边,太过危险。

长孙嫣不同意:“婆母近日身体不豫,我要跟随服侍,我就坐在车里,不出去见人。”

窦夫人就笑:“我不过是咳嗽两声,早就好了,不必操心我。且以前你公爹出外任,我都跟着的,没有事的。”

长孙嫣忙道:“既然如此,二郎出外任,我也要跟着的。”

李世民哄她:“我去是给阿耶做前锋的,这一路舟车劳顿,你又身体不好,倘若生了病,我还要担心你。若耽误了粮草,阿耶也要吃罪。

你就留在晋阳,我送你去舅舅家,你不是也想你阿娘吗,正好你可以多陪陪你娘,这样不好吗?”

长孙嫣一听有理,但她到底舍不得丈夫,临走前,给丈夫收拾了半日行李。

李世民心中得意,别看妻子平日里围着母亲转,关键时刻还是想着自己的,就听到娘子说:“我总惦记婆母的身体,你随行在外,要多留心。我叫大夫包了些婆母常用的药材,也写了几个药方,你都带上,路上婆母若有不适,及时给婆母熬药医治。”

长孙嫣没意识到丈夫的失落,只是继续嘱咐:“你的脾气急,急起来就爱犯头风,在外面要格外小心,动大怒前,先想想家里还有娘子等着你。”

李世民又坐回去,低声答应。

“春夏两季的衣裳鞋袜,我都给你包好了,若是到了秋季你们还回不来,我就托人给你送秋衣。”

长孙嫣向来话少,今日却絮絮叨叨的说了半日,她说一句,李世民就应一句,仿佛日后的许多年,他们夫妻都是如此一般。

末了,她握住丈夫的手,望着他的眼睛:“我会想你的。”

在那之后的许多年,李世民都无法忘记那个时刻,他新婚一个月的妻子,说她会想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