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新妇(2 / 2)

加入书签

窦夫人就不说了。

李世民介绍道:“这是我三姐和三姐夫,也是为了咱们的婚事,特意归家的。”

长孙嫣上前见礼:“有劳三姐三姐夫了。”

这位阿姊,就是昨夜给他们端合卺酒的女子,亦是婆母唯一的女儿,眉宇之间一股洒脱英气,性格落落大方,观之不俗。

李秀宁也回身见礼,又笑道:“弟妹今日不脸红了。”

长孙嫣就又脸红了。

窦夫人又嗔她:“新嫁妇爱害羞,你逗她做什么。”

李三娘就笑着揽过她:“我喜欢她,要同她玩呢。”

她兄弟可不依,把娘子抢回来:“阿姊改日吧,我们得回去歇息了。”

李二郎还惦记着他娘子一晚上没怎么睡觉呢。

长孙嫣从他怀里挣出来:“我要服侍婆母用饭的。”

窦夫人摆手:“新妇三日庙见,然后执妇工,如今还不用你呢。”

大嫂也道:“我与夫君久在河东,未能侍奉婆母,如今先让我服侍,弟妹先去歇着吧。”

这怎么行呢,婆家会以为她是个懒新妇的,她执意不肯,到底是为婆母奉了一碗羹汤,才被丈夫拖走了。

出了正堂的门,长孙嫣就困得站不住了,李世民就笑她:“你都这样了,还逞什么强。”

说罢,就把她背了起来。

长孙嫣在她新婚丈夫的背上,昏昏沉沉的睡去,睡前还不忘补一句:“夫君,你真好。”

新妇过门,两日归宁,三日庙见。

第二日一早,两人去给公婆请过安,窦夫人给两人带上备好的礼物,李世民拉上车,带新妇归宁于永兴里。

高家早已设下宴席,喜气洋洋等女郎携郎婿归家。

两人先去给外祖母请安,李世民被拉去前厅陪妻舅妻兄们说话,长孙嫣就在外祖母这里同母亲与舅母说话。

舅母鲜于氏很喜欢这个乖巧懂事的外甥女,她有三个儿子,没有女儿,把外甥女当做女儿疼爱,长孙嫣出嫁的时候,她还送了一份嫁妆给外甥女。

总之,姑嫂两个坐在一起,问女儿的嫁后情形,长孙嫣只说夫君待她很好,婆母公爹待她也好。

舅母又问:“听说李家大郎与三娘来晋阳了,你大嫂与姑姐如何?”

长孙嫣也点头说好。

外祖母就嘱咐她:“你妯娌出身荥阳郑氏,郑氏家风清正,教女颇严,你在婆家要谨慎小心,侍奉公婆,不要叫人挑出错处来,说我高家教女不严。”

长孙嫣忙起身称是。

鲜于氏就不爱听了:“我家嫣儿是最好的,怎么会差于人,再说了,所谓五姓七望,除了他们陇西李氏还有个唐国公府支撑,其他的早就落魄了,靠着名声嫁女儿收聘财罢了,李家娶郑氏,给了多少聘财,郑氏又陪了什么嫁妆,当咱们不知道呢。”

长孙嫣的嫁妆还算丰厚,母亲的嫁妆都给了她,父亲去世前惦记着小女儿,托着病体为她办了一份嫁妆,二伯去世前也惦记着小侄女,差人给她送了一份添妆,在加上外祖母和舅母的添妆,七七八八总也不少。

虽然都是些摆在面上的东西,真正压箱底的田产铺子是没有的,但起码面子上,她没有被大嫂压下去。

当然了,妯娌两个都比不上姑姐李三娘子,唐国公府是出了名的有钱,三娘又是唯一的嫡女,嫁去长安那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