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3各司其职(2 / 2)

加入书签

旁边是两丛葡萄,刚移植过来的根茎还很脆弱,但已经早早搭好了葡萄架。

枣树荫庇着小小院落,有童趣的孩子们还种了些不知名的野花,在春风下摇曳生姿。

三十几个成年人和孩子拿着小马扎,端正姿态坐在院子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与半个月前死气沉沉的模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蓟宁站在最前方,赵十八则坐在第一排,眼巴巴瞅着她。

此时的蓟宁仿佛化身学堂里严厉的夫子,叫人不自觉带上几分敬畏,所有人都目不转睛盯着她,明白这是要安排自己日后安身立命之本了。

她视线在院子里扫了一圈,最终落在手里统计身份信息的册子上。

那是赵十八辛辛苦苦整理好的册子。

蓟宁闭了闭眼,将册子放在一边,强迫自己不去看上面宛如狗爬的字,问道:“你们这些人里,有多少人是识字的?”

“识字的人将手举起来。”

人群面面相觑,最终只有五六个人稀稀拉拉举起了手。

其中一个正是赵十八。

想起对方那手字,蓟宁眼角一抽,又道:“你们当中有多少是会写字的?”

又有三个人将手放下。

赵十八十分得意,手举得高高的,像是课堂上老师抽查问题恰好知道答案的小学生。

蓟宁视线从她身上掠过,看向她身后:“张大爷,您会写字?”

张大爷就是那天同周悦说话的老乞丐。

他捻着胡须,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下点点头:“岂止会写字,老夫当年还中过秀才呢。”

这话一出属实惊到了不少人。

乞儿巷里都是熟人,大家虽然聚在一起不过一两年的光景,但对彼此都有所了解,以往张大爷要饭的时候只是捧着破碗缩在角落里,偶尔有好心人路过见他上了年纪,施舍几个铜板,他也懒洋洋的,只要有一口饭吃,无论是馊得发臭还是新鲜出炉,都不介意。

谁能料到这么一位老乞丐,竟然还中过秀才?

见大家面上犹疑,张大爷深深叹了口气,捻胡须的手也不动了,只叹息道:“我中秀才那年才二十有二,后被人顶替,又逢家道中落,大受打击之下离家,浑浑噩噩近二十载,才在太平县落了户。”

太平县下辖十几个大大小小的村落,张大爷落户的地方离县城不近,娶了村里的寡妇,两人搭伙过日子,也算和美。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人到老年,老伴撒手人寰,养子不孝,将他赶出家门,这才又流落到县城乞讨。

万万没想到平时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的张大爷还有这么一段经历,在场众人听完都有些唏嘘。

蓟宁没有揭人伤疤的乐趣,暂且将这件事按下不提,只道:“我前两日在城中走动时正好听说城南的书局要招管事,要读书认字的,张大爷可愿意去试试?”

毕竟老人家如今到了耳顺之年,虽然看起来精神矍铄,但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她并非强人所难之人,是否去做事还得看对方的想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