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土什么豆?(1 / 2)

加入书签

蓟宁有一支金钗,从不示人,钗尾一只栩栩如生的燕子口衔二月兰,那是她母亲最爱的花。

这支金钗由她父亲亲手打造,是送给母亲的定情信物。在父母离家那年,母亲亲手把金钗交到她手里,承诺会很快来接她。

可这一等,就是十多年。

如今,它也是蓟宁与双亲一别十余载的认亲信物。

在这个阴云密布的下午,蓟宁拉着赵十八的手,毫不犹豫踏进当铺。

她将金钗留在了那里,换来能活人性命的钱粮。

赵十八提着一大袋米面粮,同蓟宁重新回到乞儿巷,那里已经支起了一口大锅,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冒着热气,就等粮食一到便下锅。

四个孩子围在锅面前,烧火的烧火,添柴的添柴,周围的乞丐们贪恋炉灶带来的温暖,将孩子们围在中间。

似乎预料到什么,不少人都咽着口水伸长了脖子往锅里瞧,期盼一份能填饱肚子的食物。

不拘是什么,只要能果腹就行。

赵十八将几袋买来的小麦放在炉灶旁,已经拜托卖家磨碎。

篮子里还有方才从街上买来的野菜,绿油油的十分喜人,撒上盐,又将面粉和麸皮从口袋里舀出来,同撒了盐的野菜拌在一起,上蒸笼蒸好,就是一份麦饭。

或许对富贵人家来说这等食物不堪入口,但于这群饿了许久的乞丐而言,已经是难得的美味。

一直忙活到天色擦黑,才终于吃上饭,几个孩子年纪小,被蓟宁赶去吃饭了,她和赵十八则负责给每个人递上热腾腾的食物。

“谢谢、谢谢……”

跛腿的乞丐伸手抹了把眼泪,干枯的双手颤抖着从赵十八手里接过饭碗,小心翼翼捧着那碗来之不易的麦饭,像是捧着什么无价之宝。

蓟宁耐心叮嘱道:“旁边还有菜汤,小心别烫着。”

跛腿乞丐连声应了,若非手里还捧着饭碗,只怕要当场跪下来磕头:“多谢好心人、您二位简直就是仙女娘娘,多谢好心人……”

蓟宁微笑着点点头,继续将饭递给下一个人。

早些时候被人这么感谢她还会不好意思,但这一路下来,她早就习以为常。

当最后一份麦饭送到饥肠辘辘的人手中,两人才得空坐下来歇息。

赵十八脸上还带着被柴火熏后的痕迹,同蓟宁并排坐在门口倒下来的横梁上,捧着碗大口大口往嘴里塞着食物。

蓟宁的吃相要斯文得多,速度却不慢,两人都忙活了许久,腹内空空。

今晚是个难得的好天气,乌云被一扫而空,稀稀疏疏的星子从云层里探出头来,窥探拥有短暂安宁的人间。

赵十八两个腮帮子塞得鼓鼓的,用力扒拉两口饭,捧着碗望向远方,身后是吃饱喝足倚在墙上睡着的四个小孩,当真好一片岁月静好。

对面是万家灯火,炉灶的火焰还没有完全熄灭,这万家灯火里也有了她们的一盏。

赵十八难得有些感慨,扭头看向蓟宁,情真意切地赞叹一声:“无恙!你真是个好人!”

蓟宁有些哭笑不得,咽下嘴里的麦饭,才开口道:“这话我今日已经听了许多遍,十八不必继续往我脸上贴金。”

“哪里是往你脸上贴金,”赵十八眨眨眼,眸中满是促狭:“若夸你一句便算贴金,咱们无恙如今已经是一尊纯金塑成的菩萨了!”

蓟宁摇摇头,懒得同她玩笑,却见对方忽然凑了过来,神色认真了几分:“当掉和父母相认的信物,你不会后悔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