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第51章(2 / 2)
玉陵县城南柳枝巷,丛孝提着一壶小酒瓶,两个用绳捆扎在一起的油纸包,慢悠悠穿过巷子。
夏天天亮的早,还不到起床的时辰,明媚已悄然越过窗棂。
不同于村里的农人要趁着凉爽早起干活,县里起得早的行人不多。
偶有穿着短打的汉子行色匆匆往城门方向赶,那是要出城干活的;亦或趿拉着布鞋开门倒夜香的老人;还有肩挑两桶井水,边走边嚷“借过,借过”,脚步匆匆往家赶的中年人。
走到巷子的中间,丛孝在一户小院门前停住,抬手拍打门扉。
“谁啊?”门后响起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
隔了一会,脚步声传来,门栓落下,两扇小门“吱呀”一声打开,来人笑着道:“我就猜到你这两天肯定要来找我,没想到还真猜准了。”
丛孝跨进门槛,晃了晃手里的东西,“农忙要开始了,我得回家一趟。这不,昨天刚结了纪家的工钱,走之前不得找你喝顿酒。”
“大早上的喝什么酒。”陈牙人把他往堂屋让,“纪家的工钱结了?老纪头这次倒是爽快。”
丛孝笑着说:“谁说大早上不能喝酒,咱们县里不就有‘吃早酒’的习俗,今儿咱俩也开一回荤,平常哪有时间喝一杯哟。至于纪家……”
他歪一下脑袋,“这段时间跟纪家打交道,感觉老纪叔没大家说的那般难相处啊。”
本地的“早酒”习俗由来已久,有酒有菜,米饭可吃也可以不吃,或是配油饼面条,专门在早上吃的。
“那是因为你活计干的好,干的漂亮,无可挑剔,要不然老纪头会给你好脸色?”
老纪头是一家包子铺的老板,因一手调肉馅的绝活,他家的肉包子喷香,每天早上排队的人能延伸到巷子口。
不过他家最出名的不是肉包子,而是他的怪脾气和吝啬。三个儿子都到了成婚的年龄,他却按捺着不肯替他们娶亲,只说多一个人多费米粮,生下孩子更是费银米。
若不是有官府强制婚配的年纪摆着,往后如何还真不好说。即便如此,他家的每个儿子都是踩着罚役的最后期限娶亲,为的就是能拖一天是一天。
现如今两个大的已娶妻生子分出去单过,老两口跟小儿子住在老宅。前段时间雨水多,老宅的院墙年久失修,吸饱了雨水垮塌了大半,剩下那一截也是摇摇欲坠,眼看着撑不了几天。
老纪头请来泥瓦匠修缮院墙,高高兴兴来一个,骂骂咧咧走一双。
没几天,半个县城的人都知晓他家的奇葩要求:用倒塌的砖原地砌三面崭新的院墙,不添一块新砖,且能保证五年内不垮塌??他家小儿子五年后娶亲。
原本砌院墙是最简单不过的泥瓦活,既不用像建房子那样兼具横平竖直和美观坚固,又不用像建城墙那样使用特质的砖块,比普通砖块重了不少。
只要不是手艺差到离谱的泥瓦工,即便是个刚入门的小徒弟,也能顺顺当当把砖垒至一人高,还不用加顶,院墙嘛,又不住人。
按照常理来说,老房子拆了建新房时,部分完整的砖块还是能用上的,毕竟谁家都不宽裕,能省一点是一点。可再省俭,也没说不买新砖,全部用旧砖砌墙,它也砌不回原样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