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第47章(2 / 2)
似乎过了很久,又好像只过了片刻,小小孩童的眼皮抖动几下,缓缓睁开,“太爷爷!”
李老爷子露出一个释然的笑容,“乖!太爷爷在这里。”
“天哪!他醒啦!快看,他的眼睛睁开了。”
“哪呢,哪呢,让开……给我看看。”
“真的醒了!这可真是……真是……神了!”
人群顿时一片沸腾,争相往前挤着看苏醒的小娃娃,惊奇、赞叹声不绝于耳。刚才怎么都喊不醒的孩童,就这么……突然地睁开了眼睛,简直不可思议。
李老爷子抱了小孙儿站起身:“因我李家之事害的诸位操劳、担忧大半宿,眼看着将要天明,大伙如不嫌弃,不妨在李家吃个宵夜好回家安眠。今日之事多谢大伙的鼎力相助,来日但有吩咐,老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说完,鞠了一躬。
众人纷纷避让,说着“老先生客气了”“都是一个村的,实在不必如此”等语,李家四兄弟忙拱手邀了众人去李老大家坐席。
早有伶俐的小伙扛桌子、搬凳子的忙个不亦乐乎。
李家的老少娘们撸起袖子开始忙活,怕老大家的菜不够用,各家的婆娘跑回家把灶房搜罗一空,提着装满的篮子赶过来。刷锅、点火、洗菜、切菜,各司其职,不一会灶房的炊烟袅袅升起,再片刻,辛辣的香味丝丝缕缕飘散在夜空。
忙活了大半宿,公鸡都开始打鸣了。不说还不觉得,一闻到灶房传出的香味,大伙肚里的馋虫彻底被勾起,越发觉得五脏庙府响得能打鼓。
李家妇人本就多,手脚麻利动作快,加上还有三、五邻居帮忙,没等堂屋众人饿得前胸贴后背,一盘盘香喷喷冒着热气的菜肴端上桌。等得差点抹嘴角的众人此时也顾不上客套,提起筷子开始大块朵硕,每桌还送了一坛黄酒。
再过片刻,海大的汤碗装了米饭送上桌,大伙吃得越发尽兴。
大半夜的,整个村子陷入沉睡,只这一处灯火通明,人声嘈杂。灶房的锅碗瓢盆声叮当作响,端着菜盘的妇人往来穿梭,好不热闹。
一顿饭吃得酒足饭饱,满意而归,众人拱手告辞时天色已见微明。
李家诸人也累够呛,匆忙扒了两口,打着哈欠各自回屋。盆碗桌椅且顾不上收拾,实在是熬不住了,等天明再说吧。
杏娘晕沉沉回房时,女儿在床上睡得酣甜,外头沸反盈天,闹腾了一夜,也只这个小人儿睡得着。她苦笑一声,也懒得再梳洗一次,倒头就睡,脑袋挨着枕头没几息,清浅的鼻息声已响起。
这一觉直睡得日上三竿,不知今夕是何夕,杏娘还是被热醒的,额头上满是汗水。她睁开惺忪的睡眼,茫然的左顾右盼,床上只她一个人,伸懒腰打了个哈欠,下床穿鞋。
“醒了?洗把脸吃晌午饭。”杨氏在灶房摆碗筷。
杏娘懒洋洋趴在饭桌上不想动,“怎么没看到青叶?我爹呢,去哪了?”
“你爹带了青叶跟陈皮一大早就在后院水塘钓鱼,你先去洗漱,他们马上就来了。”杨氏又催了她一次。
穿堂风吹得杏娘清醒了几分,额前的碎发随风飞扬,她发了一会儿呆,叹口气站起身去洗漱。
饭后李家老宅又是一屋子人,这回除了自家人,还有几个村里上了年岁的族老。
昨天晚上的重要人物??李陈皮,被团团围在中心,坐在李老爷子的大腿上。
大家伙好奇地问他是怎么爬到那个小桥洞的,毕竟那个最高,离岸坡最远,为什么会在那睡觉,怎么喊都喊不醒?
小家伙睁着一双天真无邪的眼睛无辜回望,听不懂大人在说什么。听到问他怎么醒时说了句“有一个白胡子老爷爷要我陪他玩捉迷藏,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