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4第114章(2 / 2)

加入书签

丛孝忙把鸡递过去,过去灶膛边生火,杏娘正在捞焖了一晚上的卤菜。

卤汁已经凉透,浓厚的酱香味仍扑鼻而来,荤素菜都染上了一层焦黄色,五花肉上的油皮吹弹可破,颤巍巍引人垂涎欲滴。

卤菜捞起来足装了好大一盆,杏娘咬牙使力竟然没端起来。

“我来吧!”还是丛孝走过来,轻松端去饭桌。

卤汁用另一个盆装了,炒菜或炖汤都能用上,洗干净锅后倒满水,灶膛里草把子已经烧起来,依旧放进去两跟粗木头。逢年过节粗木头消耗得尤其快,一天下来能烧掉大半棵树干。

一锅水烧开后天色已经亮起来,今天没有日头,厚厚的云层悬挂高空,寒风更加冷冽如刀,割在人的脸上生疼。

提了热水倒进院子里的木盆,把两只刚杀的鸡丢进去烫毛,两个老人搬了小板凳就着开水拔毛。

这个活杏娘可干不来,要她烧火做饭没问题,就怕给鸡、鸭之类的拔毛。

鸡在滚烫的热水里过了一道,身上厚厚的一层毛烫得皮开肉绽,要趁着这一会儿功夫飞快地把毛扯下来,水一旦温了就不好拔了。讲究的就是个眼明手快,皮厚不怕烫,时不时还要在热水里漱一下手上的鸡毛。

在杏娘看来,酷刑也不过如此,实在是太烫了,鸡毛都是滚烫烫的,她根本抓不住。

她还是太年轻,老人的手皮糙肉厚,厚厚的一层茧子堪比遁甲,在冬天吹得更皴裂,摸在小儿娇嫩的皮肤上能拉出一道道红印。

这样的手自是不怕区区滚水的,只要能吃肉,别说就着热水拔鸡毛,就是把手伸到油锅里,那也是肯的,哪有那么矫情。

热水舀干了,杏娘抓一把米煮稀饭,团年饭吃得迟,早饭还是要吃一点垫肚子的,要不然可撑不住。

米粒开花时天色已大亮,小夫妻两个分头合作把三只小懒虫刨出被窝。伺候他们洗干净手脸,盆里的两只鸡已完全变了个模样。

光秃秃不见半根鸡毛,长长的脖子垂在木盆里,养得可真肥啊!肚子上的肉圆滚滚的,两只鸡爪肉乎乎,鸡腿也是遒劲有力。

要不怎么说农家散养的鸡好吃呢,米糠、虫子加杂草喂养长大,吃不完的南瓜、冬瓜都进了它们的嘴巴,时不时还能叼到一、两条蜈蚣加餐,自然长得膘肥体壮,油多肉厚。

两个老人眯缝着眼睛还在拔绒毛,两双老眼快眯成一条线了,仍是看不清细小的毛茬,手掌在皮上胡乱摸索、扒拉。

杏娘喊二老吃饭:“爹、娘,先吃早饭,等吃过了我跟七哥拔绒毛。”

陈氏率先放弃,气馁地放下肥鸡,“老了老了,真是不中用了,明明看见白生生的皮上有小黑点,手一摸过去怎么都对不准地方,老眼昏花的,不服老不行啊!”

“咱们还算好的。”丛三老爷在盆里洗干净手,又拿井水冲一遍。

“我听说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到了夜里就是睁眼瞎,点了油灯且不中用,眼前黑乎乎一团。只有白天才能看得见,做得了事,晚上走不了一步路,只能早早上床睡觉。”

到底有个神棍爹,杏娘还是知道一星半点的:“照我爹的说法,其实老人跟孩子差不多,都需要保养,吃喝上不能马虎。吃得好劳累少的老人比同龄人能有十来岁的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