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2第92章(2 / 2)

加入书签

丛三老爷轻笑一声:“老朱家的小儿媳还是这般风风火火的性子,她家小子都有几岁了吧?”

杏娘也觉得好笑:“跟青果同年,都是调皮捣蛋的性子。”

两人还没说几句话,英娘又大步跑进来,这次手上提了个小篮子。

“你跑回去就是为了拿苕?我家里又不是没有,用不着费事跑一趟。”杏娘看清篮子里的红薯,屁股往条凳旁边挪动,给她空出一个位置。

英娘一屁股坐下,????吐冷气,两手在火苗上烘烤。

“已是蹭了你家的柴火,再吃你家的苕,我成什么人了?我公婆今年种的苕多,灶房都快堆满了,哪里吃得完。我家又没养猪,吃不完坏了实在可惜,烤火时烤苕最好不过,闻着香味都能干掉几个。”

青叶早按捺不住,她怎么忘了这茬,“英姨,我也要吃烤的苕。”

英娘把个头大的苕扒到火堆里,小巧玲珑的围着灰烬摆一圈,嘴里不忘安抚:“都有,都有,我提来的多着呢。”

杏娘哂笑:“我们只顾着烘火,就没想到别的,难为你一见着火堆就想到吃食?”

英娘斜她一眼:“你看看你这人,说我嘴馋直说就是了,还拐弯抹角地骂人。”

说得众人都笑起来,灶房里越发热闹。

“你家小子怎么没跟着过来玩?”

“跟他爹去爷爷那边了,省得整天在我耳边叽叽喳喳烦死个人。”

丛三老爷却是在一旁感慨连连:“朱老哥打年轻时起就是种地的好手,老了还是这般厉害,种出来的苕又多又大。不像我家,果子结得稀稀拉拉,个头还小,哎,老了老了,连庄稼都种不好了。”

两个年轻媳妇对视一眼,咬牙憋笑,老人家的心病又犯了。

英娘咳嗽一声,正色道:“三老爷,您这样说就不对了。咱这条垄上的人,从最东头数到最西头,您都是最勤勉的那个。

丛七哥家里的田是您帮着打理,您还有一手编织绝活,垄上的人哪个敢去镇上做买卖。”

说到这里,她竖起大拇指:“只有您,不光自个去摆摊,连带着儿媳也跟着沾光。不然她一个年轻小媳妇,哪来的胆子敢一个人去镇上守着摊子。

您都这般厉害了,偶尔失个手也是应当的,您说是吧?”

丛三老爷给这马屁拍得哈哈大笑:“我也没做什么,老七不在家,我多帮衬着些也是应该的,活都做习惯了,不值什么。

不过我编的箩筐、背篓确实是好,镇上不少人喜欢。从小我就爱琢磨这些东西,花样也是自个想出来的……”

说起自家的拿手好戏,丛三老爷难逢敌手。好容易碰到个知己,难免就有点刹不住嘴,说得兴头头眉飞色舞。

一旁的陈氏翻了个白眼,这般假的话都听不出来,活该蠢一辈子。

英娘给好姐妹使一个眼色,得意一笑。不时“嗯嗯啊啊”回应几声,激动得丛三老爷谈兴更浓,越发滔滔不绝起来。

灶房里温暖舒适,欢声笑语,半点不显萧条。

杏娘抿嘴巴忍笑,没想到她公爹的性子还带着些憨傻,叫人一哄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她婆婆的白眼都快飞上天了,她公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