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5第55章(2 / 2)

加入书签

“可不是,难得的好天气,错过可惜了,加把劲把这块田割完回家。”

牛车“哒哒”声远去,叉腰的男人重新弯下背脊挥舞镰刀,就着月色忙碌。

……

油灯下一家人坐在饭桌旁唏哩呼噜吃饭,吃得狼吞虎咽,盘子里的菜以惊人的速度消失,食物才是消解辛劳的唯一有效方式。

“明儿再割一天,我就把门口的场地压出来。”丛三老爷咽下一口饭,举着筷子道。

“嗯,剩下的也不多了,我俩正好能应付,您先把谷子碾出来,免得突然下急雨。”丛孝埋头猛扒饭,吃得抬头的功夫都没有,“想不到田少有田少的好处,还不到往年的一半时辰,稻谷就快割完了,可真快啊!”

杏娘停下筷子白了他一眼,“哼!”一声冷哼震耳欲聋??饭桌上猛地一静,接着只剩下碗筷碰撞咀嚼的声音。

片刻后,丛孝轻声提醒大儿子:“青皮,把碗端起来吃,不要放在桌上,出去会被人说没教养的,知道吗?”

青皮乖巧应好,小手把碗端起来。

杏娘这回没吭声,饭桌又恢复宁静。

天还蒙蒙亮,丛三老爷往门前场地泼了几桶水,干硬的土壳逐渐绵软。长年累月闲置在巷子里的石磙这时派上了用场,给水牛套上缰绳,左手牵撇绳右手执鞭。

轻斥一声,水牛缓慢抬起蹄子。

人站在中央,石磙大头在外,小头在内,跟在水牛后面缓缓转动,一圈一圈地碾轧。

场地上被人、畜下雨时踩出的凹凸不平的脚印,掀起的土坷垃,板车压过的车轴痕迹,一一被碾平,如同烫平衣物上的褶皱。

伴随着石磙“吱呀吱呀”的滚动,场地变得平整、光滑,好像一面镜子,看不见任何凸起坎坷。

丛三老爷满意点头,正转头察看是否有漏网之鱼时,突然瞄到水牛甩动尾巴,屁股鼓胀胀的往外喷气。

心下一抖,急慌慌解开缰绳把牛赶到河边,还不等到坡上,一大泡牛屎就喷涌而出,大坨大坨往下掉,冒起一团热气。

丛三老爷嫌弃地皱眉闭息,“老伙计,一大早上的火气就这般大,你昨儿晚上是吃了多少草料啊?”却是松了口气,好在反应及时没有拉在场地上,要不然这一早上白忙活。

碾完场子略晾干,天热干得快,此时太阳才刚升起,白色的日光初露锋芒。

丛三老爷把昨天晚上堆好的稻谷一捆捆搬下来撒开平铺在场地,先晾晒半个上午,他老人家拿起镰刀去屋后的田埂上割草。

这几天不光人辛苦,水牛更是受罪,接下来更是离不得它,需得吃些好草料养养精神。在伺候水牛这方面,丛三老爷从不含糊,比对他自个还上心。

将近晌午时又把牛拉来轧场,水牛转了一圈又一圈,石磙也在稻子上滚动了一轮又一轮。直到整个稻穗完全脱落,稻杆变得轻飘飘的才罢休。

丛三老爷用叉子抖落稻杆掀在一旁堆成草垛,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