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9章 都在变好(1 / 2)

加入书签

华靖和就此“一战成名”,那锦鲤通过只有死物能过的机关游到了华靖和院子前的河里,在那么多人的注目下,在火光之中,映衬着画中那些在月光下泛着清辉的美人儿、仙台楼阁……

很快他就成了元京最近炙手可热的风雅之士,其实他这个人也是有几把刷子的,什么都没学精,但什么都会一点,算是一个小杂家。

真让华靖和去科举、入仕,他不会做出多大的成绩,还会在尔虞我诈之中磨平棱角、陷入苦闷,况且华家已经以武勋立世,就算再出个文臣,也不能再有大成就了,他实在没必要去讨那个嫌疑。

他又不缺银子花,只要没有大的行差踏错,做个雅士,写写诗文、做做画,再倒腾点银楼、古玩的买卖,这辈子定是能过得舒心惬意的。

不过,华靖离倒是没想让这个弟弟彻底地做个雅士,他让华靖和开了一个教十岁以下的孩子识字、作画的书舍。

这里面不教科考取仕那一套的东西,教的都是些实用的,譬如识字、算账,作画也是画一些器物和衣裳样子的图样,只收贫家子弟,为的就是让他们将来能有个营生。

这书舍不要束?,只需要自带干粮,学的好的,会在十岁左右的时候推荐到华家或是别人家的铺子、作坊里去当学徒。

这种能通点文墨、学问又不是太高还能有些教养的孩子,这些地方很喜欢用。

毕竟学问高的,人家要求也高,而且学问多了却做着粗浅的活儿,容易生出不平之气,这些铺子、作坊也留不住这样的人。

反倒是这种只是会些基本的、年纪又小的孩童,收去做学徒最合适,尤其是这中间还多了华家这一层的担保。

有些孩子条件不错的,还会转到城外的庄子上去学武,教他们的就是那些军中退下来的转而做了武师傅的,这些孩子将来能去做护院、镖师。

这些就算是华靖和在做善事了,也给他积累了名望,他这名士当的也算是那种只会附庸风雅的,更重要的是把他跟李?那种只会吟风弄月的人给区分开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