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8侍读(1 / 2)

加入书签

皇帝知晓顾文忠的情况。

他年轻时不顾性命上阵杀敌,受过许多伤,背脊和手臂的刀伤愈合之后便再无痛感,唯有曾被长剑刺伤的左腿伤势最严重,会在雨季频繁发作。

以往复发,顾文忠涂抹药油就能缓解疼痛,疼痛实在难忍时便服下医师煎的汤药,总之,他早就对这腿疾习以为常了。

今年宣州的雨季很漫长,漫长到顾文忠再也无法如往常一般忍耐腿部的疼痛。

他疼得无法正常行走,只能抱恙在府,把公务交给下属处理。

顾景渊此时告假,可谓合情合理,他们父子多年未见,眼下父亲有恙在身,儿子理当侍疾,皇帝没有理由拒绝。

但皇帝还有另一层考虑:“朕先去信,让将军安心养疾,你且留在京中,等太子六月巡抚,以金吾卫统领之名护送太子,此行必定经过宣州,由太子代朕慰问将军,朕在京也能宽心不少。”

这个安排在顾景渊意料之外,他甚至来不及仔细思考皇帝的用意,皇命难违,他只能顺从:“臣领命。”

皇帝满意颔首,继而转顾黎昭文:“昭文,想必你已经知道自己的职责了,太子的课业上的事朕不曾操心过,巡抚时你偶尔教导他些诗书就好。”

他语调轻松自然,仿若与黎昭文十分熟稔,明明这是他们第一次近距离谈话。

黎昭文学着顾景渊先时的模样,恭谨道:“臣定不负陛下所托,尽心担任侍读之职。”

皇帝看她神态奕奕,恍然间与太子有几分相似,笑着说:“阁老,你觉不觉得太子和昭文的容貌很相似?”

杨宗道左右相顾,认真比较了几番黎昭文和太子的容貌,而后下结论:“太子和昭文的五官确有相似之处,但神态最为相像。”

皇帝上下打量了黎昭文片刻,“不错,若非身量不同,昭文便可以假乱真了。”

对太子开了一个玩笑:“巡抚路上你可不能偷懒,别想着让昭文替你办事,我会让则卿看着你的。”

太子一阵无措,支吾道:“儿臣和陛下一样看重巡抚,岂敢儿戏。”

皇帝正色道:“从前先帝命朕巡抚时,朕也有胆战心惊的时候,你是朕的儿子,经此一遭才能更懂得治国不易。这次你不妨微服巡抚,命金吾卫扮作商队,仪鸾司在暗处守卫,当地官员定不知你的真实身份,他们到底有没有认真为朝廷尽责,你能看得一清二楚。”

“如此甚好,大张旗鼓巡抚,反倒会惹不少麻烦。”太子想了想,认同道。

黎昭文和顾景渊同乘车舆归家。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年你没有请旨回宣州吧?”此时黎昭文头脑清明,猜测出顾景渊请旨回宣州别有用意。

无论如何,她始终对他心有芥蒂,偶尔关系缓和只是假象。

顾景渊早有所料,说出自己预先想好的措辞:“臣的父亲不久或将过世,臣想借此机会多陪伴他一时。”

不久指的是庆?十三年冬月,顾文忠战死沙场。

黎昭文一时语塞,心知自己揭露了他糜烂的伤口,但无法对他说出安慰之语,因为失去至亲的不止他一人,“我不信你没有想过挽救你父亲的性命。”

“臣此番回去,便是为了在可控的情况下阻止父亲丧命。”顾景渊诚恳回应。

“那我的家人呢?”黎昭文目中含愠,“如果你继续执意投降,他们将来也会丧命。”

顾景渊做不到坦然应对她的质问,沉默是他唯一可以给出的答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