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同意(2 / 2)

加入书签

“你既答应了,那就你自己去赴约。”黎昭文冷眼看去。

她心下暗暗叹气,怀念起当公主时宫人们对她恭敬有礼的态度。

裴越向沁云使了个眼色,后者会意,说道:“要不我们三人一起去?我还没吃过他最拿手的芙蓉豆腐,想去尝一尝。”

黎昭文无奈起身,出言警告裴越:“你下次若再擅作主张,我就让你去当杂役。”

她语气严峻,裴越不敢违逆,连声答应,说道:“我再也不敢了。”他与沁云对视一眼,又道:“我们现在去赴约?”

黎昭文不置可否,只道:“今日天气不错,我要出去散散步。”

沁云扑哧笑道:“外面狂风大作,你要去何处散步?”

裴越一本正经道:“那还用说,当然是去味鲜阁。”

三人一入味鲜阁就被堂倌请入雅间,随后流着满面泪水的赵继福出现在他们面前,“黎公子,您的大恩大德小人无以为报。”连连给黎昭文磕头。

他的磕头声极大,引来周围食客的注目,黎昭文方欲阻止,忽听一人说道:“承明?!”

承明,是原身的表字。

这人约莫四五十岁,玉冠束发,着一袭赭色绸袍,面庞宽圆,嘴角的笑意若隐若现。

未等黎昭文开口,他便自顾自说道:“多年不见,你长高了许多,你可还记得我?以前我常常到你们府上与你下棋,那时还总输给你。”

黎昭文躬身见礼。大抵是故人许久未见的缘故,刘绅甚是欣喜,含笑对黎昭文嘘寒问暖。

裴越年少时多受他的照拂,中途插言问:“大人为何会突然回来?”

刘绅笑道:“我致仕还乡啦,前几日刚回池州。”

黎昭文心念一动,道:“晚辈有一事想请教,世伯可否与我同席?”

刘绅道:“正好,你我也好乘此机会叙叙旧。”

沁云面露难色,准备拉着裴越往外走,黎昭文柔声嘱咐:“你们去另寻一桌吃,不用在外面候着。”主仆同席究竟不合礼数,在外人面前,还是要依礼而行。

角落里的赵继福在默默以袖拭泪,黎昭文忽觉好笑,道:“不是说要用美酒佳肴作谢礼,怎还不去准备?”

他闻言急急离去。

刘绅问起其中缘由,黎昭文将中毒一事详尽告知,他惊道:“李绶缘何要为歹徒卖命。”

黎昭文摇头道:“晚辈只知他与李大人关系亲厚,每月信件来往不断。”

刘绅脸色遽变,问道:“此事与李大人有关?”

“世伯以为,李大人是怎样的人物?”

刘绅思索片刻,低声道:“他而立之年就成为尚书,是个极有才能的人。你要知道,他入翰林院时不过二十四岁,短短六年时间就坐上尚书之位,其中的心思手段,可想而知。”

李子?当年考中二甲第十九名,参加馆选后入翰林院修业,两年为期的修业结束后便开始不断擢升,仕途确是比绝大多数官员顺利。

刘绅饮了一口酒,又道:“他在朝尽职尽责,从未谕矩越权过,李绶做的事情,他未必知道。”

堂倌送菜入内,两人的话题就此打断。不多时桌上就摆满了菜肴,刘绅细数,发现竟有十道菜,堂倌遂在一旁解释道:“黎公子马上就要入京参加会试了,赵师傅说这些菜权当预祝公子金榜题名。”

刘绅惊喜道:“这等好消息,你竟不主动与我说。”

“世伯现在知道也不迟。”黎昭文为他斟酒。

刘绅举杯一饮而尽,问道:“你准备何时入京?到时候我去给你送行。”

黎昭文想了想,道:“三日后。”

刘绅和蔼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