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你怎么还在这(2 / 2)
叶子清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
但见她没反对,司农寺众人便有了底气,司农卿道:“既然此粮种产量颇丰,郡主何不奏请陛下,将此粮种诏定为御赐粮种?如此一来,不管是百姓还是商绅们,都势必会加入哄抢。”
叶子清无奈。
历史上不是没有御赐粮种的先例,皇伯伯未尝不知,可在四千万石粮食的压力下他却没有提起此事。
所谓伴君如伴虎,在面对帝王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是不能直接开口去问的。
即便他是她的亲伯伯,对她也十分宠信。
但她依旧没有出言否决:“接着说。”
司农寺众人集思广益,但说来说去,说的都是一些只适合长线操作的方法。
比如增设劝农官,设置示范田。
如果叶子清的时间足够充足,如果她的任务不是在六年内让全国的粮食产量提升四千万石。
她很乐意如此循序渐进地来。
可惜,没有如果。
她只有六年的时间。
皇伯伯是位勤勉的帝王,如今的大殷国也算是国泰民安,官府不算黑暗**。
可,官府的办事效率,还是太差了些。
待到所有人都说完了自己的想法,并且没有人再提出新的想法,叶子清才开口:“张司农,你用最快的速度颁布一条政令……”
待到叶子清将政令说完,张司农磕磕巴巴道:“这……这是否不妥?”
叶子清要求她颁布的是关于“冬叶”的税收的政令。
第一年种植冬叶的人,接下来的三年若继续种植冬叶,那每年只需要缴纳三分之一的税。
第一年纳税最多的人,可以破格赐封为劝农官。
整个司农寺都惊呆了,张司农面色大变:“郡主,这不妥吧?”
税收方面倒是好说,二十多万斤种子种下去,即便真的能够收获二百万斤粮食,最多也就只能收上来十万斤的税。
再加上折损,撑**能有十五万斤。
这点粮食看似很多,可对于整个国库来说,却算不得什么。
司农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