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7杀穿(2 / 2)

加入书签

“……找击球点?”

“Bingo!无论是怎样的技术,都必须基于击中球这个前提。脚步训练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必须靠脚来找击球点。”

见她点头,009继续说:“每个球在理论上都存在着‘完美击球点’,击球就是为了让拍面甜区穿越这个点。动力链啊发力啊再重要,也必须放在‘击中’之后。举个例子??”

它在她面前形成了一个直径40厘米的光圈,光圈倏然即逝,随后一点点变小,直到最后缩成直径7厘米光圈:“不同水准对击球点的确定能力不同,对新手来说,或许只能判断出这个点在身前40厘米的圈里,他在这个圈里挥拍,误差会比较大;而大满贯选手能将圈进一步缩小,甚至缩到10厘米以内,那他在这个圈里挥拍,精确度就会更高。预判能力的提升,本质上就是为了缩小这个圈,无限接近这个点。”

“对压力的处理,也是找寻完美心理状态的过程。网球心理能力的提升,不是让人慢慢感受不到压力,而是过大过小都不行,逐渐接近最平衡的那个点。”

她若有所思,立刻动笔写下来,开始逐渐理解手冢每天写日记的原因。训练固然重要,但自我梳理、对话、反思也必不可少。

不过手冢最近一直在队里封闭式培训,与外界隔离。反正越前也会给他留言,汇报俩人的赛程和结果,所以莉莉干脆就没给他留过言。

虽然说着要午睡,但整理思绪花费了不少时间。

晚饭时,见她还是一副睡眼朦胧的样子,显然还没休息过来,越前:“你好能睡。”

“……”她面无表情,其实自己只睡了二十分钟!

用脑子思考是最最重要的事。

这次复盘后,秋川此人犹如打通任督二脉似的,直接开挂飞升,状态好到不同寻常,令人难以置信。

从第二轮开始,她面对了形形色色的对手,有经验丰富、去年外卡赛的四强,有本土冉冉升起、准备开始新征程的新星。她的运气确实不太好,每轮看上去都很难打,签表可以称为地狱之旅。每轮赛前,国内都有大量网友担忧着,唉声叹气着,说她本局要输云云。

然后莉莉就淡定着一张脸,无波无澜,一轮轮向上超越,所向披靡,摧枯拉朽,几乎把外卡赛杀穿了。

在她的半区里,所有对手的名字统统变灰,只有这个名字一路闪耀到底,光芒璀璨。

没有什么词能形容她对比分的掠夺势头之猛、名次的窜升速度之快,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为之震动不已。甚至半决赛后,对手接受采访时仍然心有余悸,表示她“像一台没有任何道理可言的推土机,能将面前的所有东西统统铲平”。

关于她的打法,从第三轮起,对手团队连夜研究,翻来覆去看比赛录像,不等研究明白就被她迎头打没了。

关于她的讨论,热度飙升、居高不下,得分花絮剪辑的满天乱飞。与去年各路选手百花齐放、齐头并进的场面相比,今年的话题已经被她一个人完全、彻底的垄断了。

她的横空出世,把所有人映衬得灰头土脸、黯淡无光。

听说人家是向国内协会申请没过才去走外卡赛渠道的,因颜值入坑、被实力圈粉的网友们战斗力异常惊人:“我以前还骂错了,以为是训练营的问题,没想到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