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睡不着觉(1 / 2)
中场休息时,莉莉把头绳揪下来,熟练地以手拢发,将马尾重新梳理整齐。刚刚都快给她俩撕的披头散发了。
好累啊!她没尝试过这样的体力分配,将大部分体能压在前期。很冒险,容易后继无力,但现在看起来确实奏效。
鸟山希望证明自己的改变是对的,这种想法反而会让她陷入纠结。莉莉时不时的提速和强力压制无限放大了她和新动作的磨合,打起来越不顺,失误越多,比分越落后,人越受到打击变得不自信,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谁都没料到比赛发展成这样,名义上是她对鸟山的复仇之战,但没人看好她。就隔了两天能进步多少,难道还能起飞不成。
但现在看来,她怎么处于占先?面对两天前以大比分胜了自己的对手,处于占先?
“好耶!莉莉加油!”有人精神抖擞地叫道。
保持冷静,比赛没结束,一切都来得及。鸟山低声对自己说。她不畏惧压力,即使头脑好像被泡在冷重的黑水里,但她不畏惧。她只是感到恼怒,不允许自己在对方面前失态成这样。
心理压力大是常有的,或许距离最佳状态只有一步之遥。即使正手全面哑火差点被对方捶崩,但触底反弹,反倒让她打出了一发犀利到极致的追身球,接连下分,将局面稳住。
她要用莉莉来磨砺正手,她要用这场比赛克服阴影。
然而莉莉也开始悄无声息改变倾向。深且重的球有效,对方架拍有延迟,点找不准,顶不住,对重球的回击质量不高,当然是件好事,但她本身也会感到疲惫。
趁着间隙,她两下对比,换了另外一只稍微轻点的球拍:过轻也不行,这只还差不多。又顺便和气喘吁吁的樱乃打了个招呼。后者今天不值班,也急急忙忙过来围观。
自从专心学球和研究解说之后,樱乃大致对女生们的网球风格有了分类的概念:是底线型还是网前型,是擅长主动变线的攻击型,还是引诱对方失误的反击型,或者是纯磨,偏重平击、上旋还是借力,偏重发球还是接发,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她现在也能看出不少门道来了。
这就是想要成为比赛解说需要持续完成的功课。
虽说向上走必然要适应各方打法,现代学员的球风都逐渐趋向综合,但每个人天赋不同,体能、肌肉分布不同,有效得分的方式也不同。
拿女生身高来说,高个比矮个更容易练出威力大的发球,更适合打上旋路子,但跑动肯定就不如矮个。莉莉的身高、体格、技术非常居中,在各项里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位置,先天性身体基础发展的很均衡。
体能还行,不过算不上能磨,移动还行,也算不上顶尖。网前和底线技术同样平衡,还有视力和预判力做为补充,使得莉莉在单打中成为毫无风格倾向性的选手。她打出怎样的球,侧重攻击还是防守,会不自觉根据对方的表现进行调整。
刚开始的战术是为了引出对方的毛病,破坏她的心态,将裂缝撕大,而接下来她需要的是回归均值,尽量保持续航力、再加上比对方略高些的控球度。
过于精细的控球太浪费体力了,没必要,适当粗放些也在可控范围内。
最后,虽说莉莉险之又险地赢下比赛,不过她轻微皱眉,若有所思,鸟山朝她伸出手时,脸上难得没了笑容,也没生气,有些意味深长。
“拿我当磨刀石用?狡猾。”获胜的一方低声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