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3霁光篇?十八(1 / 2)

加入书签

闷热暑夜迎来一场急雨,雨滴砸落在屋檐角。

恍惚间,俞沅之仿佛听到它们清脆的声响。

-

上辈子,也是这样整夜暴雨,浇灭二王府熊熊烈火。

俞沅之常日禁足无法出门,仅能瞧见自东飘来滚滚浓烟,王府上空燃起一团红光,绝望刺目。

二王病逝后,王妃因叛国通敌被处以绞刑,陛下仁慈未牵连九族。

行刑当晚,府内哭声震天,状若哀恸,但随之而来的大火很快淹没饮泣。

王府一干人等均葬身火海之中,化为一堆白骨。

包括世子与郡主。

刑部奉旨严查,判定为意外。有人议论,皇上明放暗杀,皆为保全宽厚之名,大火为圣意。有人猜测,此乃霍家赶尽杀绝,以王府灭门之祸震慑朝野,有篡位之嫌。也有人谣传,是二王妃叛国举动,触怒邺国皇族先祖在天之灵,方有此惩戒,以绝后患。

火势蔓延三天三夜,昔日繁盛府邸,终了空余一片废墟。

-

“疼……”

恶梦连连,火光烛天,俞沅之烧得浑身滚烫,昏沉呓语。

霍琅俯身,仔细听她的话,辨清是在喊疼,男子一双黑沉眼眸顷刻被朱砂染满,他扯了扯嘴角竟说不出一个字,无力地低下头。

止痛散两个时辰前刚刚服过,如今唯有强忍,别无他法。

霍琅克制情绪将冷帕覆上俞沅之额间,小心翼翼拖起她的手放在胸口。

“疼,可以咬我,一起疼……”他哑声道,“求你,一定……醒过来。”

屋外电闪雷鸣,屋内寂然无声。

霍琅的头搭在她的手边,肩膀微微颤抖,脊背稍弯,高大背影笼罩在昏暗烛影中。

-

翌日清早,襄京城阴云密布。

御书房内不断传出帝后龃龉之言,宫女太监立在门边,大气儿都不敢喘。

“皇上是天子,怎能出尔反尔!”

“他毕竟是朕的亲弟弟。”

“几年来二王爷任何人都不见,朝中大事民间疾苦骨肉至亲,样样不理会,为何偏会对郡主亲事上心?”

“郡主是他女儿,有何不妥?那日你与二王妃求朕赐婚,朕已说过要听二弟之意,是二王妃坚称二弟答允,朕才去面见太后,这件事若追究,二王妃便是欺君罔上,因是家人,朕才宽容相待……”

争执良久,皇后怒而出殿,驻足廊前转头望了眼御书房三字匾额,眉眼愠气渐弱。

侍女搀扶她回到寝宫,皇后眼神颇为犀利:“看来那封匿名信中的警告,的确是真。”

侍女不解,劝慰道:“仅凭赐婚一事,未必作数。”

皇后撩起眼皮,道:“赐婚事小,但他若对本宫无异心,无论如何都不会阻拦,霍琅如果为本宫外甥女婿,纵使清白,时日一长太后也会心生疑虑,只需挑拨离间则可成事,如今二王出手阻挠,必定有鬼。”

侍女问询是否传二王妃入宫商议,皇后沉默半晌,端起茶盏思忖,缓缓摇了摇头。

茶未入口,她又皱眉问道:“世子怎么回事?只说受了伤,究竟伤在何处!”

侍女将近来谣传如实告知,皇后闻言手中瓷杯跌在桌角,溅出点点水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