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2霁光篇?七(1 / 2)

加入书签

几日细雨连绵,空?如雾。

临睡前,俞沅之将两件罗裙摆在塌上,踌躇半晌,手伸向一件窃蓝雁纹裙。

既是三皇子生辰宴,必定逃不开徐鄞,然而如今她却不打算再躲,据闻六皇子元宵节后整夜高热,新伤加旧患,病势愈发沉重,唯有听从太医之意,卧榻休养数月,那夜他对霍琅的挑衅,许是一时恼怒口不择言也未可知。

俞沅之吹灭烛火,月光洒满屋内。

翌日,天还未亮,她就被枣花敲门声惊醒,阿娘今儿要前往灵鹤寺,帮忙制作灵符与端阳香包,散给孤苦孩童,一去一回需住上几日,俞沅之嘱咐枣花照顾好阿娘,又让将军府来的小厮一道随行。

用过早膳,她亲自送马车离宅,若非三皇子府设宴相约,本打算与娘一同前往。

俞沅之换好衣衫,从妆奁中挑选一支精巧的云燕蓝宝石步摇插在发髻上,发尾仅用缎带点缀,既不寒酸也不过分出挑,妆容一如既往,清淡温和。

到罗府时,罗羡仙正赏看两条项链犹豫不决,征求俞沅之建议。

“左边的芙蓉花坠似乎更合适衣裳。”她歪头道。

罗羡仙颔首:“言之有理,还是这条更配新裙。”

女子那身绯色百花裙,裙摆处银丝绣样仿若芙蓉花纹。

“你这颈饰倒新鲜,先前没瞧过。”罗羡仙在铜镜中瞥见俞沅之的项链,欢喜凑近,但仔细观摩眉头渐皱,疑惑道,“这……这是蓝宝吗?”

俞沅之脸颊忽地泛红,指尖小心触碰那枚淡蓝圆珠,应道:“不是蓝宝,是玻璃。”

“玻璃?”罗羡仙不解,“太后娘娘赏赐你好几箱宝石,平日也不见你戴。”

俞沅之笑了笑,未再解释,这枚玻璃珠是她初次感知到霍琅的另外一面,那是不同于冷漠、桀骜、凌厉的一面,有着最为纯粹的赤诚,像是北疆冰封长河中,彻夜燃烧的火种,给予弱小照拂,刚硬无畏。

他是将军,肩负保家卫国,庇护百姓的使命,这个身份远超太后侄儿,朝野权臣带给他的荣耀。

“我说你……自己在这儿乐什么呢?”

罗羡仙将她从沉浸思念中拉出来,俞远之“啊”了一声,抿唇摇头。

午膳后,两人携带贺礼,乘车前往三皇子府。

府邸大门张灯结彩,与前世布置几乎一模一样,长廊每隔十步就有一盏牡丹灯,华贵不失典雅,婢女引路至后园,几位夫人正陪同三皇子妃赏花闲谈,罗羡仙与俞沅之恭敬问安。

“罗姑娘愈发明艳,比去年更漂亮。”

蒋尚书的夫人十分喜欢罗羡仙,本有意与罗氏结亲,奈何罗国公府落败,心思淡了几分,但不妨碍表露欣赏之情。

几位夫人纷纷附和。

三皇子妃颔首:“再过年便满十九,可不是大姑娘了。”

“呦,这年岁也该琢磨着议亲,三皇子妃还是要多惦记着。”蒋夫人关切道。

在民间,女子十五六岁嫁人实属平常,但世家闺秀中不乏十八九岁才着手议亲的,甚至门第越高,成婚越晚些,譬如三皇子妃嫁给三皇子时,已满十八,宝成县主前不久嫁给霍榕也是十八。

罗家特殊之处在于罗羡仙需为罗国公守孝一年,年底才能谈及婚约。

三皇子妃微笑应着,称要为妹妹好生挑选,罗府情状众人皆知,好在还有三皇子府这个靠山。

夫人们打趣,罗羡仙脸颊通红。

蒋夫人瞥向俞沅之,眼眸微亮道:“平日总听我女儿提及俞家姑娘,往日无机缘相见,近看模样生得是好,瞧瞧这通身装扮,干干净净又得体大方。”

相较罗羡仙绯色罗裙,金钗玉环,俞沅之略显素淡,乍看并不惊艳,蒋夫人一说,众人才将视线聚到她身上。

蒋夫人走到身边牵起手,问:“好孩子,多大了?”

俞沅之眼眸低垂,规矩应道:“回夫人,十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