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霁光篇?四(1 / 2)
春雨连绵,襄京城内绿意盎然。
夜里,烛火摇曳。
俞沅之翻看书册已达两个时辰,眼眸酸涩,她比不得世家贵女自幼受教,上辈子虽习字刻苦,但文采底蕴终有不及,不过她相信勤能补拙,从不懈怠半分。
翌日晨起,一空晴朗,俞沅之陪阿娘用早膳,枣花念叨着,前几日街上纷传,山火渐灭,并无隐患,大军已在回程路上。
她触碰颈间那颗淡蓝玻璃珠,低眸不言。
-
三皇子妃在小雅楼举办一场茶宴,俞沅之应邀出席。
此地专供勋贵女眷吟诗作画,乐聚共欢,初次踏足,颇为新鲜。
罗羡仙与她一道上二层花堂,俞沅之识得一些都城贵女,纵使有些唤不出名字,却也脸熟。
“罗姑娘,俞姑娘!”
尚书之女蒋姑娘笑眼弯弯,不久前还曾嘲讽俞沅之不会骑马,但在恒国来访后,态度大幅转变,遇见总会寻来说话。
寒暄片刻继续朝内走,一同在永寿殿小居的周姑娘,立于海棠盆景前,见到俞沅之颔首示意。
宝成县主坐在最里方桌后,四周围绕几位官家小姐,身为霍二公子夫人,每每出现都能成为众人焦点。
“你们来了!”县主歪头探道。
大家都瞧得出罗羡仙与“山野姑娘”交情深厚,加之俞沅之本就生得出众,脾性温和,又在宫宴上大放异彩,贵女们都喜欢与她交谈几句。
蒋姑娘问:“三皇子妃今儿以什么为题?”
茶宴顾名思义,饮茶之宴,但饮茶无关紧要,意在吟诗题字,以文会友。
罗羡仙摇摇头,并不晓得。
“三皇子妃到??”
宫人奏报声从远处传来,贵女们纷纷站起,横列几排,恭敬问安。
三皇子妃颔首:“不必拘礼。”
姑娘们凑在一处,往往嬉笑趣谈不断,你一句我一句,活泼的多说些,文静的多听些,总归气氛融洽。
三皇子妃依旧以“山水”为题,皆可诵古人诗句。
几张方桌陆续铺满贵女墨宝,各具文采,三皇子妃因遇尚书夫人,受邀至三层雅间叙话。
蒋姑娘放下毛笔,道:“提到山水,总会想起上回俞姑娘的《早发白帝城》,这诗并不难,但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又是别国皇子郡主,又是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若换作我定会紧张,浑然记不得。”
周姑娘赞同:“山水为题诗词众多,往往主述山水,未必会有如此气魄,还要归功俞姑娘临阵不乱,镇定自若。”
俞沅之脸红:“两位莫再夸我,多说些怕会当真。”
罗羡仙笑:“夸你还不好,改明儿再来个什么使臣,我自告奋勇表现,由得她们也夸夸我!”
蒋姑娘挪揄:“你这算盘,咱们在城西都能听得见!”
众人笑成一团。
周姑娘瞥见一幅字眼神一亮,道:“这首诗……”
贵女们三三两两聚过来。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周姑娘一字一字诵念而出,再看署名突然笑了:“我就知??”
“这诗是谁写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