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7第17章(1 / 2)

加入书签

教授语录:女人自古多情,男人自古薄幸。

静睿王冷哼了一声:“衙门只管大周律所管之事。”

他的回答在多数人耳里并无错处。但于有心人听来,圆滑世故,毫隙不漏,不像出自一少年之口。

静睿王这番刚露了一把老成世故,下一秒便来了个不正经。低头看着跪在地上的香怜调笑道:“姑娘于衙堂上提起家事,今所告之人想必是家人吧?不如让小生我来猜猜。”

香怜抬头愣愣的看着少年。只见蹲着的静睿王用手支起了半边脸庞,微微收细他那细长迷离的眼眸,仿佛想把人看穿似得看着自己。

香怜感到一阵被人戏弄之感,转过头去。

静睿王并不生气,站起身来,将双手负于身后,缓缓来到香怜身后,温言道:“看姑娘面相,父母缘薄,兄妹缘定浅;看姑娘年岁,即使有子女定年幼。想必姑娘今日这家事,必和你夫婿有关?”

香怜一听,身子动了一下,头也转过头来。

静睿王知自己已经猜中,翩然回身,迎了过去。只是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得意,而是笼着一层黑雾,乍一看似轻视目下的一切。但眼中那拨云散雾中点点闪烁的星光实在让人琢磨不透。

他知自己所断未虚,冷冷的道:“姑娘,你可知我大周律明言,妻告夫,即使所查属实。其妻徒两年。”

虎爷听此言,喜上眉梢。心想这小阎王倒是不犯傻,知道什么不能惹,便想打个圆场,“姑娘,你还是回吧。这衙门可不是你无理取闹之所。”

香怜并不惊讶少年的警告,她是知道后果的。但这番被人点明,让她突然醒悟,与其日夜在佛窟祷告乞求云开月明,不如为自己挣口气,即使徒两年,也比现在这般忍辱的日子好过。

一想好,便释然了些,面色从容道:“多谢大人垂怜,小女心意已决。”

静睿王并未惊讶该女子的固执,反倒带着一丝欣赏之色,朗声道:“既然姑娘心意已决,下官怎可有怯懦之举。不瞒姑娘,此律在下母亲甚为厌恶,她曾言若夫叛国,其妻也要从叛吗?若其夫犯法,其妻也罔闻吗?岂不是让女子陷入不忠不义之地。姑娘请放心,在下定为姑娘筹谋,免去这徒刑。”

香怜虽明白个中含义,但觉少年行事古怪,不敢相信,愣愣不敢言语。

静睿王见状,略施一礼,“姑娘见谅,本官之前无礼之举。盖因我母亲还言,天下女人皆乃至情至性之人,其行皆受情之左右。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非难断,而因女子多情,常因情反复,使之难断。”

“我之前顶撞之语,皆是想试探姑娘诉状之决心。还望姑娘见谅。”

此语一出,不光香怜为之一醒,众人也为少年虽年纪轻轻,却做事周全而甚感意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