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名将云集(1 / 2)

加入书签

“冒牌秦王”李世民很开心,十分开心。任谁在图谋大业的时候,知道自己大业终成,都会很开心。

“恭贺殿下。”长孙无忌也凑到李世民耳边悄悄地说了一句。

但现在不是开心的时候,眼前这个崔光远须妥善处理。

李世民向后仰去,只用指尖挑开剑,直盯着眼前跳起来的崔光远,笑道:“崔大人既为长安门守将,必然得当今的重用喽?”

“那是自然。”

“既如此,崔大人应当是忠臣?”

“当然。”

李世民图穷匕见:“崔大人是众臣,必然忠于大唐,忠于陛下。那若是太宗陛下在世,崔大人也会忠于太宗陛下吗?”

崔光远当然不懂李世民什么意思:“自然。”

如果一个人没有一个亿,当你问他能不能捐一个亿时,他必然是愿意的,因为他没有。

在崔光远的眼中,如今的大唐里,太宗陛下已经在昭陵里躺了百年了,所以对于是否效忠太宗陛下这点,崔光远肯定不会否认。

他只是想不到对面这位是正儿八经的太宗本人。

“太宗诏令!”李世民悠然地将黄绫从长孙无忌兜里抽出,装模作样地展开捏在手上,“自朕极御以来,夙兴夜寐,不敢有怠,然常思前朝炀帝之祸,亦恐后人无行无德,致使山河荡漾,奸佞横行。故特藏此诏,若后世子孙不利于天下社稷,李唐宗室可持此诏,以秦王之名讨伐不君。”

所谓诏令中,最重要的就是那句“以秦王之名讨伐不君”。

崔光远人傻了。

在崔光远的视角里,只有一卷黄绫的背面,而这黄绫制式与当今不同,确实是旧时制式。至于细节,他无暇顾及,理智告诉他太宗不可能留这封诏令,但是他现在要失去理智了

“这不可能!”他喃喃道。

长孙无忌就镇定多了。那张黄绫是他们特意准备,等到“清君侧”后,“请”他们的李渊陛下下旨用的。

前面在城门下拿出,是为了诈开城门。现在拿出来,专门骗崔光远。

“崔大人不愿意接旨吗?”李世民轻笑道,这笑多少带点阴谋得逞的意味。

崔光远的神魂已经和身体分离了。

在他的认知中,造反拿太宗名号,未免太离谱。但正是因为离谱,他又多想了一层:万一是真的呢?

他仿佛飘在空中,看到自己的身体机械般地想要拱了拱手,但又似乎又有哪里不太对劲

他就这么僵在原地。

崔光远接不接旨,李世民并不在乎,他只需要崔光远暂时不敢违抗的态度:“崔大人既然忠于我大唐,遵从太宗诏书。长安被困,本王用秦王名号,替长安百姓借崔大人的人马一用,崔大人可有什么意见?”

崔光远觉有什么意见也不重要了,趁着崔光远愣神的瞬间,长孙无忌已经将剑架到崔光远的脖颈边上,笑道:“崔大人若是不愿意接旨也是无碍的,只是抗旨之罪,罪当斩首。臣便替太宗陛下斩了你的脑袋,太宗陛下知道了,定然是不会怪罪我的。”

崔光远顿时回神,冷汗刷一下就下来了。

此时他全身都是软的,只有嘴是硬的:“你们竟敢假借太宗陛下名号,太宗陛下九泉之下有灵,定不会饶恕你们。”

李世民与长孙无忌大笑。

长孙无忌摸了摸崔光远的腰,果然摸出了一个虎符。随后他一把扔给李世民,李世民接过虎符揣进兜里,笑道:“太宗陛下不会有什么意见的,而且我可以向你保证,刚才我说的太宗诏令,绝对不是伪造的。”

“真的?”

李世民非常诚恳:“真的,而且我可以保证,我能把长安守下来。不仅能守下来,我还能把大唐的江山重新打回来。崔大人可愿意和我一同再造大唐江山吗?”

什么是东方魅魔,这就是东方魅魔。

不知道为什么,崔光远觉得他说的是真的,他的心已经动摇了,只剩嘴还硬着道:“我还有的选吗?”

李世民笑道:“既如此,虎符我先帮你收好了,等会我会派个人来住将军守城,若是崔大人有要用到虎符的地方,就和那人来秦王府找我。”

说罢,两人丢下了被半自愿加入秦王队伍的崔光远,转身就要走。

崔光远忽然想到什么,大喊:“殿下,太宗遗旨可否让我一观?”

我还没死呢,怎么就遗旨了!李世民顿时有些不爽,将黄绫一扔:“自己看吧。”

黄绫飘到崔光远前,他手忙脚乱地拾起展开,定睛一看。

黄绫上空无一字。

崔光远顿时眼前一黑:坏了!上贼船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