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一章 以身入局(2 / 2)

加入书签

“徐老弟,万万不可啊,你这样做不是正好坐实通倭的嫌疑吗?”

朱元璋连忙劝阻道。

见两人这副慌乱的样子,徐彦祖不由笑了起来。

他对两人解释道:“我朱大哥你先听我说,我打算在伪造一批票据,同时再往应天府发一批琉璃过去,到时候就麻烦朱大哥你找一群东瀛人冒充倭寇,将这批货卖到胡惟庸的府中,到了那个时候,再以这票据为证,状告胡惟庸通倭,并且收受倭寇的贿赂。”

听到徐彦祖的办法之后,朱元璋和朱棣两人瞬间眼前一亮。

正所谓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胡惟庸既然用假的倭寇来陷害徐彦祖,那么徐彦祖自然也可以还以颜色。

并且这其中的人手都是朱元璋自行安排,加上票据出自徐彦祖之手,完全可以证明这件事情的真实性。

除非胡惟庸放弃针对徐彦祖。

可是即便如此,一旦染上了通倭的嫌疑,对于胡惟庸而言也是一桩麻烦事。

更因为胡惟庸身处高位,作为左丞相,吸引到的目光只会更多。

而百姓自然同情弱者,那么民间自然就会声援徐彦祖,那之前胡惟庸诬陷徐彦祖通倭一事自然告破。

可是胡惟庸本身却经不起查,加上由朱元璋来操作其中的事情,操作空间大不说,更能化被动为主动,想如何给胡惟庸定罪都可以。

“既然如此,那咱这就传信回去准备。一旦胡惟庸否认通倭一事,那就否认了徐彦祖通倭。可是琉璃器皿一旦送入相府就能够搜的出来,到那个时候,胡惟庸自然百口莫辩。”

朱元璋不由佩服徐彦祖,这么短的时间就想到一个借力打力的办法。

一旁的朱棣眼中更是充斥着惊叹。

徐彦祖想的这个办法,可以说是在必死的局面中反将一军,找到了出路。

“徐老弟真是大才,待到这次风波过后,咱就跟皇上进言。一定给徐老弟你升官加爵,区区一个七品知县实在是太屈才了。”

朱元璋如此对徐彦祖是越来越喜爱,巴不得徐彦祖早日升官到其他地方发光发热。

朱棣的点点头说道:“如今胡惟庸在朝中势力庞大,正需要徐老师你出山好好惩治一下,打击他的嚣张气焰。并且浙东集团群龙无首,我看徐知县你完全可以毛遂自荐,带领浙东集团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